育儿指南

上热下寒引火归元的最佳方法 有什么方法可以引火归元 健身运动或者食物都可以

谁有中药食疗,治上热下寒的方法?

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病证名。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见厥阴病条。   ②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参见虚阳上浮条。       上热下寒,是下身冰冷,上身却热。是一种复杂型的伤寒。 你觉得自己是这样吗?   也许你希望了解上热下寒的治疗,另外,下面还有网友等看结果。索性,摘一部分古医书的有关部分,希望能有帮助。   [因上热下寒。格拒中宫。故腹痛而呕吐。用黄连汤开痞而和上下也。且黄连汤与小柴胡汤。 俱是枢机之剂。而为和法。小柴胡和其表里。黄连汤和其上下。同一和法。而有横直之不同也。]   ------------------------------ 冷热不调候曰。夫人营卫不调。致令阴阳痞塞。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上焦有热。或喉口生疮。胸膈烦满。下焦有冷。则腹胀肠鸣。绞痛泄利。 宣明论曰。腹痛欲呕吐者。上热下寒也。以阳不得降。而胸热欲呕。阴不得升。而下寒腹痛。是升降失常也。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玉函。作二两。) 甘草(三两炙○玉函。作一两。) 干姜(三两○玉函。作一两。) 桂枝 (三两去皮○玉函。作二两。) 人参(二两○千金翼。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玉函。 作五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一病人自诉手脚怕冷,老师说这种情况的人往往易上火,此即上热下寒。病人回应说她反复性口腔溃疡。老师讲道:上热下寒是个症状而非证。古人认为龙潜在水底,此即火在下,水在上。如若水少则火偏上。易上热下寒者切忌用苦寒清火药,宜用潜阳药物。如潜龙汤(煅龙齿 制龟板 淡菜 炙甘草 白芍 阿胶 鸡子黄)。此法适用于阴虚人。除火的方法还有以土盖之,则火自灭。可用甘草白术类中药。此法适合脾虚型人。     治疗法则: 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黄连汤: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本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者。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9克。本方适用于上热下 寒、寒格吐利者。以上方药,黄连汤: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2.加减变化:若上焦热邪明显,烦热口干者,可加黄芩9克;脾肾阳虚,恶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9克;胃气上逆、呕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吴茱萸6克、乌贼骨12克; 胃脘气滞、腹痛甚者,可加乌药9克、香附6克;胁肋痛者,可加白芍l0克、当归9克、川楝9克;脾虚失运、腹胀、纳差、便溏者,可加白术l2克、苍术9克、广木香6克;胃络损伤、呕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黄6克、地榆炭10克、白芨30克,并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白芨粉等内服。 (二)饮食疗法 (1)姜枣饮:生姜3片、半夏6克、红枣2个,煎水饮。 (2)良姜粥:良姜15克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吴茱萸:粳米50克煮成粥,临熟加入吴茱萸末3克,葱白15厘米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中焦有寒,纳差欲呕者。 (4)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先将鸡内金、白术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合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在炭火上炙干,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将苡米煮烂,后入米煮粥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脾胃寒湿,肠鸣泄泻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上焦有热,胃肠有寒,“腹中痛,欲呕吐”是其辨证要点。治疗常规,自宜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补泄兼施,以调理阴阳,黄连汤是代表方剂。结合临床体会,本证虽寒邪在腹,脾气受损,方中用有人参、甘草、大枣等扶正之品,但此非专为补虚而设,其旨是在建立中土,恢复中州升降之机,促使运化正常,而清上温下却是其治疗关键,故黄连、干姜、桂枝等在所必用。如果中焦寒甚,或影响及肾者,附子之类亦可酌情加入,以温里散寒。 (二)本证治疗方法,以内服药为主,若腹痛、呕吐甚者,则应配合针刺、艾灸、按摩,并结合饮食调理,心理调护及其他调护措施等协同使用。   针灸   1.针刺: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阳陵泉、阴陵泉等,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 日1~2次。 2.艾灸:主灸神阙、脾俞、气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1~ 2次。 推拿按摩 于胃脘及少腹区轻轻按摩,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以上诸法,有缓急止痛、健脾止泻的作用。 1.本证多为慢性疾病,所主汤药只煎一次,取其各自立功。服时不定数量,日三夜二,宜空腹温服。 2.本证急性发作期间,宜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应注意观察腹痛部位、性质、时 间;病人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数量、气味和颜色等,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如果病情缠绵难愈,可配合做气功或打太极拳,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上热下寒引火归元的最佳方法

上热下寒怎样好

虚热应补阴. 河车大造丸 补阴方剂 【组成药物】紫河车 1具,龟版 60克质柏 45克,杜仲45克,牛膝36克,生地黄75克,(人砂仁18克,白茯苓60克,绢袋盛,人瓦罐,酒煮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杵地黄为膏,听用),天门冬、麦门冬、人参各36克。 七宝美髯丹 补阴方剂 【组成药物】赤白何首乌各 500克(米泔水浸三四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晒干),赤白茯苓各500克(去皮,研末,以人乳拌匀晒干),牛膝250克(酒浸一日,同何首乌... 杞菊地黄丸 补阴方剂 【组成药物】熟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牡丹皮90克,白茯苓90克,泽泻90克,枸杞子90克,菊花90克。 六味地黄丸 补阴方剂 【组成药物】熟地黄 240克,山茱萸 120克,山药120克,牡丹皮90克,白茯苓90克,泽泻90克。

上热下寒引火归元的最佳方法

有什么方法可以引火归元 健身运动或者食物都可以

首先应该先确定阴阳,是阴虚还是阳虚,一般的中医讲虚火上升大多以为肾阴虚,阴虚则阳亢、火旺,该滋阴降火,可用六味地黄丸等。其实这并不完全对,好多虚火上升其实是肾阳虚所引起,如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此等病用六神、喉炎丸、银翘解毒等终不愈,这时治疗应该扶阳抑阴,可用附子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可获痊愈。此法出自中医火神派,由唐步祺阐释的《医理真传》。
以上评论是本人刚接触火神派时所评,如今看来颇有偏颇之处,其实中医阴阳运用,在于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当阴则阴,当阳则阳,或阴阳并用,等等,即使是火神派重用干姜、附子,其实也是当用则用,并不是一概如此。

上热下寒引火归元的最佳方法

身体"上火下寒"怎样调理

简单地讲,就是平时不吃或少吃寒凉的食物,姜枣水当茶饮,晚上坚持热水烫脚,每周两次艾叶烫脚,坚持半年就有效果

属于上热下寒的身体,麻烦问我应该如何?

病情分析:,您好,上热下寒,就要引热下行。但是您的问题不全,上热是属于实热还是虚热?,意见建议:,这种治疗方法中医叫做引火归元,若是虚热则可服用张仲景的金贵肾气丸。

中医请进 怎么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下半身 我是上火下寒

属于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对症的是 交泰丸 降心火,不使其炎上,暖水脏,不使其润下。寒热并用,如此可得水火既济

上热下寒的体质通过饮食和运动该怎么调理?

上火下寒型,是最难遇也最难治的一种人,用人参、黄芪一起治,人参治寒,黄芪治火。 一定忌口,尽量不吃海鲜,海鲜号称“阴中之阳”,这种上火下寒的体质最忌。 中医药方:上火下寒,治宜上火 ,温下寒,方选附子泻心汤,大黄6 黄连9 黄苓6用开水冲,附子10水500ML开后煎半小时,搅匀后分二次服用。 但最好别瞎吃任何药或者食物。 一般热症也要分是头火、肺热、胃火、肠燥、肾热 一般寒症也要分是肺寒、胃寒、肾寒 不同的药物或食物疗效不同,比如:姜糖水治疗胃寒,治疗寒凉引起的痛经,但治不了肾寒引起的四肢冰凉,紫菜能治疗肠燥便秘、,但胃寒人不能吃。琵琶止咳露只能之肺热咳嗽,肺寒咳嗽越喝病越重。 不过说回来还是内分泌失调引起来的,所以,你要先找到病根再去治疗。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见厥阴病条。

②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参见虚阳上浮条。

少吃生冷油腻及刺激食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少吃水生动植物,豆制品。适量吃些牛羊肉。水果也不可过量食用,可适量喝些牛奶。

平时可以多用枸杞子煮汤喝,枸杞子滋阴补肝肾又不上火,一年四季一家老少都能吃,煮鸡汤时放一把再放一个掰碎的冬菇,汤就很清甜的。夏天隔一段时间就用两粒花旗参(切碎)一把麦冬煮水当茶喝,可以去火补气,很适合你这类的人饮用,最主要是平时吃多些枸杞子,无论煮什么汤都放一把,经常吃,你的身体状况就会好起来的。有淤血的话,就在来月经前几天,去中药店买一二两益母草和两朵鸡冠花煮水喝两碗就好了,平时就不要吃太多煎炸辛辣的食物和雪糕香蕉之类的东东,身体就不会湿热,就不会有淤血了。

如果自己的体质是属于上热下寒的话,那么就该及时给自己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调节,让自己的身体体质及时得到改善,而如果身体是属于上热下寒的话,有可以选择每天晚上多泡泡脚,在夏季的时候虽然说要消暑,但是也要注意给自己的下身保暖,这样很快就可以改善了

请问寒性体质的人上焦火旺(头热头汗多)需要引火向下引火归元那么服用桂附地黄丸以热治热可以吗你明白...

肾藏精,肾中真阴包含着命门之火,即所谓的肾阳,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火的温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如果肾阴亏竭,阴不含阳,就会出现上热下寒、虚阳上越的病症.

你是寒性体质,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出现真寒假热现象;是可以使用桂附地黄丸,引火归原的方法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