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中国式家庭教育# 人的一生须经过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一个新的生命,从呱呱坠地那刻起,便倾注了父母热切的关爱、呵护备至的关怀。
这是爱情的见证与结晶,是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的标志与纽带。
如何使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一:懂得孩子的生理特点至关重要
0一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新生事物的认知阶段。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新鲜与惊奇。
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是在此阶段渐成邹形。
1.孩子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时方可教孩子识别颜色、物体形状。用玩积木等方式来开发孩子的智力与创造力。
2.对孩子的提问需耐心回答,满足孩子的兴趣与好奇心,从小培养孩子观察事物、辨别事物的兴趣及能力。
二:学龄前教育是由入托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完成的
1.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2.入托教育是从小培养孩子集体荣誉感的场所,可使孩子接受简单的启蒙教育。识记数字、字母及简单思维与交流等。
3.通过做游戏、唱儿歌等可使孩子早早地适应群体生活。在这里,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4.在学龄前及家庭教育双方共同努力下,培养孩子从小辩别事非能力。文明礼貌语言的应用以及让他们明白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
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循循善诱,正确的引导可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及良好品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溺爱”与迁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拦路虎”,也是父母的一根软肋
爱孩子应该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只知爱而不知教育,这么简单的事连只鸡母也会做!”
护犊之心,人皆有之。一味地迁就”与溺爱”使孩子从小在内心形长唯我独尊”的心理意识,从小便形成”任性”与专横”的性格。
故应使孩子从小养成以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自己的事自己做。
2.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尊老爱幼。
3.养成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孩子犯错时,应动之以情、哓之以理。”在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知错就改时,应及时给予鼓励。
做为家长,应放下那份迁就与溺爱”,只有这样,孩子身心才能得到良好、健康地发展。
四:小学教育阶段,赋予众多家长厚望
当每个家庭的孩子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每牵动父母之心。在此阶段,大都成绩喜人,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此阶段,众多家长为使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以达到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之目的。
他们对孩子未来充满莫大的希望与憧景。
五.初中学习阶段却使有些家长恍然若失
当孩子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有些家长便大惑不解: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上初中后为什么成绩一落千丈?
一语道破天机。”
在小学,教师实行包班制,孩子的学习、作业等都在班主任严格的监护管理下完成的。对个别孩子来说是一种强迫式”学习。
进入初中阶段,无论在学习、行为等方面,孩子应该有自觉性”。由于学习科目地增多及非包班制,”对学习是否产生兴趣及无枸无束足可使一个在小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名落孙山。
六:孩子处于叛逆性”,家长更应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初一是适应期,初二是过渡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人格”渐已形成,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及对身边事物的辨识能力。
他们想极力摆脱父母的束缚,他们处于人生叛逆期。”
他们对父母的劝导往往感到厌烦,”甚至不善与父母沟通、交流。
作为父母,在某种程度应与孩子做知心朋友,”使孩子在父母面前畅所欲言,多沟通。知孩子所想、知孩子所为。
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与”棍棒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反之,在叛逆的道路上会愈滑愈远。
七:社会教育也是一个人的终身教育
走向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生活现象。要坚守道德底线,抵制不良现象的诱惑。
作为父母更应告诫孩子:
1.努力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明辩事非,远离赌博等恶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挌的公民。
孩子独立生活,作为父母,我们应为他们保驾护航。
尔后,他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们便有了责任感,进而更好地融化于社会生活之中。
作为父母,也就尽到了教育子女的责任!
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也正为我们所关注、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