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中,钢琴是一门需要很高天赋才能学到的极致艺术,因而很多家长在准备给孩子学习钢琴时,时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能不能学好钢琴?”难道天赋不好的孩子就弹不好钢琴吗?天赋的高低其实与能不能弹好钢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关于音乐天赋
不少人看来,真正的音乐天赋是这样的:孩子喜欢唱歌而且能把音和节奏唱得比较准;学一首儿歌很快;喜欢听音乐,会跟着节奏律动;当他接触钢琴或者其它乐器时,会对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到好奇,所以不会随意乱砸,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一个一个音上。
然而,日本钢琴教育家高桥雅江女士这样描述音乐天赋:关于音乐天赋是这样的,所有的孩子,只要是健康的孩子,我指的健康的孩子也包括自闭症的孩子,都是有音乐细胞的。尤其现在是21世纪,已经没有天才、天赋这么一说,差别就是后天正确的引导和坚持。”

其实,即使手指有残疾也能够学好钢琴,如保罗.维特根斯坦、朗朗的老师左手传奇”格拉夫曼……由此可见,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天赋并不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应该以是否具备天赋作为学习钢琴的门槛。
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赋
每天练琴八个小时是知名演奏家,每天练琴四个小时是专业演奏者,每天练琴二个小时是高级爱好者,每天练琴半小时比不练强点儿,每周偶尔练半小时跟没练一样。学习钢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

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全世界巡演那么忙碌也从未中断过练琴,每天必须保证两个小时练琴时间,他说:不练琴就等于慢性自杀!
钢琴家殷承宗说:虽然我现在的头衔是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教授,但我弹琴的手却从来没有停下过。我每天至少要练习5、6个小时,遇到演出,要增加到8个小时以上”。
肖邦说: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

有一个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也可以变成别人眼里厉害的人,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很多人羡慕钢琴大师们高超的技艺,渴求拥有他们那样的天赋,然后却忽视了他们在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如果天赋是一种幸运的话,那么越努力就越幸运!中外大师无一例外。
贵在坚持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是很难学的一件乐器。在钢琴演奏方面,各类文献史料浩如烟海,各种演奏技巧不断发展,大量近现代的作品要浏览、掌握,这需要学习者经过长时间不断的艰辛学习去积累,从小开始,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钢琴这条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如果选择钢琴之路,就不要轻易收起琴谱、合上琴盖。钢琴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学习正确弹法,还要苦练技术,常年学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钢琴家的作品,才能比较自如、自信地表现一首曲子。

学钢琴,不需要天赋”,更多的是努力和坚持。家长们要走出学钢琴必须有天赋”的误区,以美育”为出发点,让孩子像学习语文、数学这些主课那样学习钢琴”,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