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素质教育你更要学会考试

孩子学会考试,不等于应试教育。

孩子,素质教育你更要学会考试

就好比,做乙方策划方案的,你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满足客户,因为客户有他们自己的审美和要求,不管背后是他们的市场定位还是老板的意志。但是甲方爸爸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乙方都要调整好自己,尽力去满足对方。背后意图很明显,乙方要生存就需要适应社会。孩子要在国内教育体系下生存就得学会考试。而且,越会考试就越有机会逃脱应试教育。

你有没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平时很多时间都在玩,但是一到考试就胜出,感觉考试也是在玩,而且玩得很开心,考得很轻松。难道他们不是在应试教育中沐浴长大的吗?八零后可是妥妥被应试带大的,为什么还是有人可以一边玩一边学?那是因为他们会考试,就像我前面说的,而且一旦会了,就能逃脱应试教育的诅咒”。

不等于

回来再看看孩子读书这件事,即便将来你要送孩子出国学习,还是需要应试技巧。各大名校也好,学校也好,都是以笔试为主要手段在甄选学生。最终教授考试,也是在一次次各种形式的考试中完成的。笔试这件事情,跑不掉。

不等于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考试这件事情。其实考试本身包含了很多在社会上需要的技能。首先,你需要通过学习吸收知识,然后才能转化为输出。笔试,口试,面试,操作都是输出的一种形式。这个过程当然不是死记硬背,读死书就能完成的。记忆完成的过程就是全方位的刺激大脑,用不同的形式输入再输出的过程。比如,同一个内容,自己看一遍课本算一次输入,老师讲一遍又输入一次,然后扩展到课外内容自己再延展又是一次输入,接着你会跟同学讨论算是一次整合输出,考试前,老师会有复习这算是一次概括性的整合输入,到了考试的时候这不是检查,而且再次的输出,然后我们缺少更多的输出形式,那就是应用”,到了这个阶段,真正去用”知识,那才是真正的掌握并且到达了玩”的境界。这就是孩子天性和学习合一的过程。然后这个时候你再让孩子去考试,这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应试教育

我们再回头把考试这件事情跟社会生存需要的技能联系一下,我们的工作不就是这样吗?你到了新岗位,不管之前掌握了多少知识,那都只是纸上说的,就好比老师跟你讲过,你也在书上看到过,但是很多现实的情况书上没有说,怎么办?就像考试,很多考题没有出现过啊!你现在知道应该去哪里搜索,或者跟同事请教跟上级沟通,是不是就像在学校和老师同学讨论试题一样呢?接着你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才能够面对实际操作解决这件事情。这个过程跟在学校考试最后玩”知识是一模一样的。

享受学习

有人跟我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会考试?最后我们的孩子都会出国,国外不是那么严格的要求考试,应试教育要不得。我想强调一点,会考试的孩子不等于被应试教育毒害的孩子,这只是他们的为了走上社会掌握的一项技能。而且会考试不等于叫你把孩子逼到班级前茅的位置。会考试的孩子首先会抓住重点,因为如果你一直沉迷在考试习题中你就不会有其它时间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肯定会抓住重点,知道考试会要求哪些知识点,现在说话做事不是都讲究一个效率和抓住本质吗?这恰恰可以锻炼到孩子的。其次考试这件事涉及到仔细阅读题干,检查,转换思路,全部都是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的技能,就好比双方沟通你需要听懂对方的意思一样,然后工作中需要定期复盘,改进。

享受学习

我认识一个家长就是不要求孩子会考试的,因为他们相信出国能解决问题。真的吗?这个孩子完成作业是有困难的,首先态度上不在乎,其次是能力上,最可怕的是他完全不享受学习这件事情。想一下,如果他成绩好,会考试,每次考试都能给他带来快乐,他能不在乎吗?享受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啊!做学生的阶段不享受学习那要享受什么呢?到了该工作的时候再去享受学习吗?其实考试只是知识循环的一个节点,这个孩子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完成整个过程的循环,就是我们上述说的输入输出的理论,并且没有改进的机制,所以他对整个学习是厌恶的。

不等于

最后,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不是什么坏事,既然这是我们教育系统的精华,那就学学好,以便把考试占用的精力减少,然后就可以去吸收其他教育体系的精华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