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二年级垃圾画简单 垃圾分类谁提出的?

垃圾分类(六年级暑假作业)

有机垃圾(a c f g l m)
无机垃圾(d i j k )
有毒有害垃圾(b e h )

塑料虽然属有机物,但是自然条件下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焚烧会放出有毒气体,有害
陶瓷是陶土黏土烧制成的,跟金属、灰土同属无机垃圾,建筑垃圾也都是无机垃圾
报纸、废纸和木头都可以回收再造纸

一二年级垃圾画简单

有害垃圾的标志怎么画

可回收物(蓝色)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
有害垃圾(红色)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
其他垃圾(黄色):分类以外的垃圾。
厨房垃圾(绿色):剩饭剩菜以及水果等。

一二年级垃圾画简单

垃圾分类谁提出的?

北京

1957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的先河,也为世界贡献了垃圾分类的理念。

垃圾分类是什么?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是谁提出来的?

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的国家,但事实上,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是咱们大北京。

1957年7月12日,一篇名为《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出现在《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当时的北京,废报纸、旧衣服、水果皮、火材盒、牙膏皮等按照要求被分类回收,送至废品站换钱,惹得不少外国人前来取经,可谓风光一时。

到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城市开启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这一试就是17年,效果却不尽人意。对此,很多人疑惑不解,明明中国最先提出垃圾分类,为何现在却在垃圾分类道路上步履维艰?

不难理解,1957年时的中国,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彼时的人民生活水平与当今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垃圾分类,折射的更多的是当时民众的节约节俭意识,还没上升至环保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物质文明极大发展,节约节俭意识退潮,垃圾分类很难乃至无法获得传承与发扬。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世界奇迹。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峻,使得国家开始高度关注生态环保,同时也促成了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步觉醒。“垃圾围城”步步紧逼,垃圾分类成为打破该问题的重要利器。

2000年启动试点,这个时间不算晚,但中国却在垃圾分类上结结实实吃了个败仗。其实,这一仗,输的并不亏,甚至可以说,发人深省。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标准之一的垃圾分类,想要得到真正推广,需要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社会各阶层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

第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

第三,强大的经济支撑;

第四,必要的垃圾分类技术与管理水平;第五,整个分类处理系统的良好协作。

相应的,反观国内现实:

第一,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匮乏,普及度不高,民众的认知程度不高,仅有少数人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第二,国家层面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缺失,地方层面的相关规定因配套不完善而流于形式。第三,“谁污染谁付费”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外加财政支持较弱,使得垃圾分类遭遇“钱荒”。第四,垃圾分类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无法真正保证垃圾获得分类无害化处理或回收利用。第五,政府投入收效甚微,居民配合度低,垃圾收运处理部门简单粗放,使得垃圾分类多数停留在书面、口头中。

2019年,真正的垃圾分类时代来了!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不止是上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一二年级垃圾画简单

不可回收标志简笔画?

是由两条线段及两个向下的箭头组成。
不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此外,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等。其中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特定的坑中,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燃烧;堆肥是发酵,借助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



扩展资料:
不可回收垃圾分类:
1)湿垃圾,又称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菜叶、剩菜剩饭、饭后垃圾等。湿垃圾回收后可以用来当作化肥,变废为宝。
2)干垃圾,又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3)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在公共场所产生有害垃圾且未发现对应收集容器时,应携带至有害垃圾投放点妥善投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可回收垃圾

所有垃圾分类的垃圾的名称是什么

所有的垃圾分类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快递包装纸是其他垃圾/干垃圾)、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暖瓶等。(镜子是其他垃圾/干垃圾)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其它垃圾

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卫生纸: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烟盒等。

餐厨垃圾装袋: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果壳: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余垃圾”。

尘土: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余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3、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学校组织一二年级的学生打扫校园 一年级学生单独做需7.5小时 初二单独做需5小时 假若让初一初二合作1小时

7.5分之一加上5分之一,得3分之一,用1减去它得3分之2,用它除以5分之一,得3又3分之1,再加上1小时,结果是4又4分之1.

关于整理垃圾 保护环境的 手抄报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垃圾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内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对于这种经验,学生的认知又是非常感性的,多样的,这种多样性要升华到对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及回收利用得较为科学理性的认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资源拓展和交流的机会。实践,是让学生真正观察生活,了解垃圾;拓展,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或者教师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交流,是给多样性存在的学生经验以互补和提升的空间。通过开展有关垃圾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自觉地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 2、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 3、根据垃圾的分类,如何处理圾方法。 4、提高环保意识 。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三、活动地点: 学校、校外 四、活动成果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现场汇报会。汇报的形式不限。 五、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以自愿为原则,同学们自行分组,成立5—8人的实践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再聘请一名指导老师,具体指导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 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 六、活动实施的过程: 活动一: 任务:初步了解垃圾的资料。 1、浏览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关垃圾的图片和文字,分享阅读并回复。 2、小组合作,整理本小组阅读的基本要点和看法,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了解一周当中家庭产生哪些垃圾?(建议采取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二: 任务:针对家庭垃圾调查,进行交流和学习 1、发布家庭垃圾调查的基本情况; 2、对家庭垃圾进行初步的分类; 3、讨论家庭垃圾处理方法的优劣;归纳几种常见的家庭垃圾处理方法 4、到推荐的网站搜索有关家庭垃圾状况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发表和交流。 活动三 任务: 了解垃圾的危害 1、结合废电池的危害,说说垃圾可能带来的危害。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或网络收集,或借助图书馆的相关图书资料进行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整理。 3、发布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相互的评价。 活动四: 任务: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优劣 1、小组合作,收集有关垃圾处理的案例、新闻或图片;建议注意有关使用数据的资料; 2、相互交流共享垃圾处理的几种方法,并举例说明他们的优劣;特别对填埋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较为广泛的探讨。 3、以家庭垃圾为例,探讨对它们应采取何种处理方法; 活动五: 任务: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1、以汽车为例,说说废弃的汽车如何处理? 2、对家庭垃圾分类表进行再分析,哪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利用? 3、对垃圾的回收利用进行资料收集。 活动六: 任务:总结学习体验,评价学习效果,发出倡议书 1、交流垃圾主题考察资料 2、交流有关垃圾的手抄报和书签,做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对原有积累的过程进行再学习,设计一份环保倡议书. 七、活动总结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垃圾的知识,知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责任心,养成把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垃圾》这一主题活动产生于学生心存疑惑而不得其解之时,故而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收获良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需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租用甲乙两车运送。两车各运送十二趟可已完成

解:(1)设甲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要运送x趟 则乙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要运送2x趟。 由题意有: 1 1 1 —— + ——— = —— x 2x 12 俩边同乘2x得 : 2 +1=1/6 x 那么x=18 则2x=36 答: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分别需运18、36趟. (2)设甲车一趟的运费是m元 因为:乙每趟运费比甲车少两百元。 那么我们设乙车一趟的运费是: m-200 元 由题意有:12m+12(m-200)=4800 解出m的值:m=300 甲车一趟的运费是300元 乙车一趟的运费是100元 如果单独租用甲车,那么需要的总费用是:18×300=5400(元) 如果单独租用乙车,那么需要的总费用是:36×100=3600(元) ∵3600<5400 ∴如果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乙车比较合算。 答:若单独租用一台车,租那乙车合适。 纯手打,求您的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