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在送孩子来幼儿园时,都会和我聊聊孩子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小班孩子的家长对我说:老师,我的孩子总是喜欢哭。说话又说不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才好?”
小班的孩子只有3岁多,如果父母没有刻意的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自然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他们的词汇量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词汇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孩子不会表达,只会哭。
一、幼儿词汇量发展的特点。幼儿期是词汇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幼儿的词汇量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儿童刚开始的时候词汇量增长的速度还较缓慢。在两岁的前半年里,他们每个月能学会大概8个新词。但是以后词汇爆炸性的发展会突然发生,儿童会变成所称的单词吸尘器”。
六岁的孩子能够掌握14000个单词。如果词汇的发展在18个月开始,那么儿童平均每天可以学会九个新单词。
词汇量的增加标志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也使幼儿更为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资料来源于多个文献。
二、为何孩子的词汇量很少?在有的家庭中,父母都很忙。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说话。有的父母会给孩子买一大堆的玩具,然后让孩子自己去玩,这样孩子就不会打扰自己了。父母也认为这样的孩子也很独立,父母不用操心。
其实,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孩子也希望有父母的关注,并能与他进行语言交流,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语言。缺少交流,就会缺少习得语言的机会。
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词汇。没有新词汇的出现,导致孩子的词汇量少。
加拿大语言学家麦基指出,学说话被认为是人类所习得的最困难的技能。儿童从出生到达到成人的语言水平经过了一个语言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渐掌握了语言,这是一个语言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种。
因此,父母在平常就要多与孩子说话,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孩子一个人安静的玩。
三、词汇量的多少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孩子的词汇量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基础,词汇量的多少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会影响孩子说话的意愿和表达方式。
很多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时,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少,不知道如何向老师表达需求。比如:孩子想玩其他玩具,但是他不知道那种玩具叫什么名字,他只会嗯嗯”的发出声音看着老师,或告诉老师:我想玩。”但是不能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干脆就坐在那里,不愿说话。
如果有别的孩子抢了自己的玩具,这个孩子不会用抢”字来清楚的向老师表达,就只会哭,或者直接再抢回来。所以孩子的词汇量直接影响他们说话的意愿和表达方式。
孩子在一起玩很少说话。
2.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当孩子掌握了一个词汇时,他在想象时,就可以用到这个词汇。比如:有的孩子看到一个迷宫玩具时,他们会很自然的想到这个玩具象飞碟”。孩子会这样说,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飞碟”这个词汇了。
如果没有看过飞碟”的图片或玩具,孩子就不认识,也不知道这个词汇。在孩子的想象中,自然就会受到词汇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在大脑中,没有关于这个词汇的记忆。
很多孩子喜欢玩拼图游戏。有的拼图是地图。孩子在玩这种游戏的时候,能通过这种想象力来对这个世界形成概念。地图上有很多国家,这些国家在地图上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脑中去描绘他们未曾见过的世界。有的孩子会说,在北极有北极熊,熊妈妈会带着她的宝宝出来觅食。孩子会想象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词汇量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3.会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都要运用到一些词汇。特别是一些礼貌用语,这样能够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更好地交往。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标准有:
能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如果孩子看到老师和小朋友后,对大家打招呼:早上好!”这样的孩子会很受欢迎。
当别的小朋友在做得很好的时候,孩子懂得用词汇去赞美他们:你太棒了!”别人会感到很开心。
当别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自己,自己说声:没关系!”这样很容易交到好朋友。
小朋友会赞美别人。
四、如何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孩子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是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父母可以大胆多教给孩子一些新的词汇,而不用担心孩子学不会。
1.运用快速映射扩大词汇。
快速映射是通过把一个新词和已知道的相似的词联系起来,从而弄懂它的意思,快速增加词汇量的过程。
比如,当妈妈对孩子说:宝贝,你的T恤”脏了,妈妈现在把你的T恤”去洗一下。然后把孩子的T恤”找出来,给孩子看一下,他就知道T恤”原来是和衣服有关,是他衣服的一种。慢慢的自己通过观察就会理解T恤”与其他衣服有什么区别了。
运用快速映射扩大词汇。
妈妈还可以用快速映射法让孩子掌握其他词汇。在孩子衣服种类中,还有夹克衫、牛仔外套、灯芯绒等等。
当孩子掌握了这些词汇以后,可以让孩子进行词汇的再认,让孩子找出妈妈规定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比如,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宝贝,请你把你的牛仔外套放到洗衣篮里去。”
孩子如果已经掌握了牛仔外套”这个词汇,他自然就能正确的放进洗衣篮里了。
只要成人平常愿意花时间与孩子聊天,用一些孩子没有听过的词汇去刺激他们的听力,儿童就很容易获得词汇量。
孩子能听父母说的词汇做事情。
2.在情景中为物品和材料命名。
孩子们身边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物品。因为孩子不认识,有时候只会用手指这样物品,而不会表达出来。这时候正好是成人通过情景去发展孩子词汇的一个好机会。
在我们幼儿园的科学实验室里,有很多孩子可以操作的材料。有地球仪、指南针、磁铁、世界地图、沙漏等等。孩子在使用这些材料前,老师都会给孩子一一做介绍。我们发现孩子对沙漏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在听到老师说一遍沙漏”这个词会汇时,他就记住了。
孩子在操作当中,调动了自己的感官。他能亲眼看到沙子从里面一点点的漏下去,沙漏”这个词是非常形象贴切的。孩子边用沙漏来计时,边观察它漏下去的速度。在这个情景中来理解了词汇的意思,在情景中进行学习,孩子不但学会了,还能正确的使用这个词汇。
孩子在情景中学习词汇。
父母在家里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在情景中为物体命名。当孩子在玩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一个新的词汇。除了名词外,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描述物体的词汇都可以。
五、与孩子进行平行式对话。蒙台梭利曾说过,但我们教孩子新的词汇时,要把这些词汇跟实物或孩子的户外活动相结合,让新词汇跟孩子的实际经历相呼应。这样孩子才能学得更好。
成人还可以通过平行式对话来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平行式对话是指:跟随幼儿正在做的事情进行同步解说。
当运动员在球场上比赛的时候,会有解说员在为大家解说时事比赛情况。这里的平行式对话其实与解说员给大家解说差不多。父母只需要把孩子做的事情同步描绘出来就可以了。
母亲与孩子进行平行式对话。
比如当孩子在玩轻粘土时,孩子是需要一些材料和模具的。在他开始玩的时候,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操作过程描绘出来。
老师:你用的是橘黄色的粘土,现在在搓”,把它们搓”成长条了。
孩子:我在做胡萝卜。
老师:哇!你搓”出了一个胡萝卜。现在用的是白色的粘土了。
孩子:我现在要做胡萝卜的眼睛了。
老师:你把粘土放进圆形的模具”里做眼睛了。
孩子:胡萝卜的眼睛是圆的。
老师:你把它的眼睛压”扁了一点,粘在胡萝卜上面,更象眼睛了。
孩子:我把小眼睛压”扁了,它的眼睛就不会鼓起来了。
老师:哇!你做了一个很可爱胡萝卜宝宝。现在可以放到展示台”上了。让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孩子做的胡萝卜”轻粘土。
在这段平行式对话里,老师对孩子说的话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如:搓”、模具”、压”、展示台”、欣赏”。这些词做为新的词汇,孩子虽然以前没有听过,但是在他操作的过程中,成人用平行式对话说出来,孩子会很容易记下来。因为这些词汇都与他有关,而且是他当时正在做的事情。
父母在家里,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无论孩子是在操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其他的事情,父母都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平行式对话,丰富他们的语言。
在丰富孩子词汇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孩子的语言水平。对语言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开始可以先学简单的一个字,然后逐步发展到两个字或更加复杂一点的词汇,比如成语。而且,要与孩子有互动,不要只为了达到让孩子学习词汇的目的,而疏忽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在与孩子进行平行式对话。
词汇量是靠平时积累的。家长与孩子在一起可以多为孩子创造一些语言情景。比如,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然后爸爸妈妈再加一些新的词汇再复述一遍,问问孩子对不对?做一个话唠”爸爸妈妈,这样才能更好的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讲师/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育婴师,致力于家庭教育。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