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不要批评孩子的品格

本文由欣怡聊育儿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本期欣怡聊育儿跟大家谈的是,家长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不要批评孩子的品格!

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具有建设性的?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具有破坏性的?建设性的批评就是完全不要提孩子个人品格上的缺点,而只指出他必须要做的事如何去做。

十岁的赖利不小心把一杯牛奶倒在饭桌上。

母亲:你这么大了,连杯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拿!我说过多少次你要小心!

父亲:他没办法——他生来就是笨手笨脚的。怎么说,他还是改变不了。

赖利只洒了一杯牛奶,可是跟着这件事而来的刻薄言语,对孩子来说,却会在他的自信心方面造成损害,这损害可能是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的。在事情出了岔儿的时候,不是就一个人的品格来批评他的恰当时间。事情出了岔儿的时候,最好是就事论事,不要沦及他个人的品格。!

下面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八岁的马尔廷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桌上,他母亲镇定地评论说:牛奶打翻了。我去给你再倒一杯牛奶,拿抹布来。”母亲起身去拿了一杯牛奶和一块抹布递给她儿子。马尔廷放下心,不相信地望着她,喃喃地说:妈妈。谢谢你。”他在母亲的帮助下,擦干净了桌子。母亲没有再补充修正的意见,也没有作无益的训诫。

她后来说:我真忍不住要说:‘你下一次小心点儿。’但是我看到他对我的处理方法是那么感激,我就不说了,要是以往的话,为了打翻牛奶而起的哭声,会使人一天都心里不痛快。”

侮辱性言词的不良后果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风暴总是以有规则和可以预期的步骤发生着。孩子做了或说了什么错”的事(话),父母的反应是侮辱,孩子的答复是表现得更坏,接着,父母又会以高亢的驳斥声调加以威胁,或施以体罚。于是,以后就成了大家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九岁的刑思安正在玩一个空茶杯。母亲:你会打破杯子,你常常会打破杯子。

刑思安:我才没有呢。正说着,杯子就掉在地上摔破了。

母亲:哎呀,你看!你真笨,家里的东西都给你破坏完了。

刑思安:你也笨。你把爸的剃须刀弄坏了。

母亲:什么?你敢说你妈笨!你真是没教养!

刑思安:你才没教养,是你先说我笨的。

母亲: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回你屋里去!

刑思安:你说吧,你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

母亲在对自己的权威直接而来的挑战之下,自然是气得不得了。她怒火冲天地抓住孩子就打,刑思安为了躲避母亲,同时把母亲向玻璃门上一推。玻璃破了,割破了母亲的手。母亲手上的血使刑思安惊恐万分,他跑出了家,直到天很黑了才被找到。不用说,这样一来,全家人都闹得手忙脚乱,当天晚上没有一个人睡得舒服。在这种情形下,刑思安是否得到了不该玩空茶杯的教训,完成了比较不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和他母亲得到了否定”的教训。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场战争”可以不可以避免?或换个方式来问:像这一类的事情是否可用较聪明的办法来解决?做母亲的看到儿子在玩空茶杯,可以拿走,逗他来玩比较适合他玩的,如皮球一类的东西。或在茶杯摔破了的时候,帮儿子把碎片检起来,同时用这个杯子很容易打破。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茶杯碎渣儿会跌得满地都是”的话,加以评论,这一种低调”、口气平和的言谈,会出乎刑思安的意料之外,自然而然地感到歉疚,为了失误而抱歉。在没有喊叫和体罚之下,他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个结论告诉他自己,茶杯不是拿来玩的。

小过失和正确的评价

从孩子们所犯的小过失中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对一件事物作正确的评价。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辨别什么事情只是令人不快和烦恼,什么事情是悲剧或灾祸。通常做父母的看到一个打破了的鸡蛋,所产生的反应就如同是断了一条腿;看到一扇打破了的玻璃窗,就如同是砸碎了自己的心。轻微的过失或不幸,应该以下列方式向孩子表示:啊,你又丢了你的手套。这真叫人烦心,因为又得花钱去买,好好的一双手套丢了,真可惜,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手套丢了,就是丢了,不必为了丢掉的手套而触发你的脾气。衬衫撕破了,也用不着拿撕破了的衬衫做题目,演出一场你自编自导,高兴怎么演就怎么演的悲剧。

别说你真笨”

轻蔑的形容如同是有毒的箭镞,只能加诸敌人,而不能用十对付幼小的孩子。你在说:这把椅子真丑!”的时候,并不会说椅子发生什么作用,椅子既不会觉得是侮辱,也不会感到窘迫,它原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丝毫不在乎你怎么说。可是要是说一个孩子丑、笨,或迟钝的话,那就会对孩子发叫:影响,在他的身体和心灵上产生一连串的反应。他会有愤、恨、怨的感情,会幻想着有一天要报复,同时又会从报复是一种非恶的想法中,进一步产生幻想和焦虑的罪恶感,其结果很可能导致他表现出乖张的行为或想法。

孩于在听说他迟钝的时候,最初他可能会抗辩说:不,我不笨!”可是时日一久,由于他一再听到你说他笨,再加上他相信父母的结果,他可能就会认为他是真的迟钝。于是,他在无意中跌了一跤或被绊了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大声说自己:你真笨。”说不定从此以后,凡是需要手脚灵便的事物他都要避开。原因是他相信他的手脚迟钝,没办法做好。父母或老师一再说一个孩子笨,这个孩子就会相信。他先是承认自己不行,然后就放弃了在心智方面的努力,逃避一切的竞争和比赛,以免因为失败而遭受奚落。他的安全保障是别去尝试”。他的铭言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好了,上面就是欣怡今天的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与欣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