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没出去玩,带娃熟悉周围的兴趣班。
带娃去试听家附近某机构情商口才课,老师说可以进去陪听,没去,觉得还是让他自由一些,我在比较分心。中途休息了一次,还挺高兴。
回家的路上跟他聊,人家不太感兴趣,觉得不如机器人班或者英语课好玩。学好了,以后可以好好演讲呀,当主持啥的呀”我试图引导他,人不乐意。就作罢,慢慢来。

回来跟孩子他爸讨论,要不要给娃报这个课,觉得那里的老师都字正腔圆,一看声音、形象都有模有样的,还挺好。那边培养的孩子也经常去参加演出什么的,可以多见见不同的场合。他爸觉得挺好。
但我又一想,会不会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教他们装,从小就有表演的痕迹,会不会太过了呢?但社会需要这些。
讨论的结果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
孩子逐渐长大,是依着孩子的纯真,顺其自然呢?还是从小就知道声音、形象等的自我管理?其实这两个有点点矛盾,只能两者相权,取一个啦。

不禁思考,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两面。像古人说的那样,不加矫饰,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还是越来越少。外界五光十色,很容易就心里失衡,重的莫名的焦虑和恐惧,甚至意识不到的攀比之心,抑或紊乱中产生迷茫......
内心的平静和强大,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条修炼的道路,慢慢来,不捉急~
这也送给所有给娃报班的家长们。最好结合娃的兴趣,社会的需求来综合考虑哦。这样的话娃也不会有压力。

比如娃六岁,到现在其实我就给报了乐高机器人班、外教英语班,前者他特别感兴趣,就是去玩儿乐高嘛,顺便听点物理和人工智能知识;后者的话是我们想让他有一个语言环境磨耳朵,小娃也很配合。
您们给娃报班有啥心得,也欢迎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