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天气骤冷,没有带孩子出去玩,吃过中饭后就想带着孩子去植物园玩一会,路上车辆比较多,不小心就和前方车辆发生了追尾事故。
哥哥的第一反应是扑倒我的怀里妈妈,我害怕。”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哥哥一直战战兢兢,无奈爸爸打开 了手机给他玩。
事后我问他你害怕什么?”,哥哥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最后说了一句害怕你们被警察叔叔抓走了。”
由于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哥哥情绪很不好,抱怨爸爸没好好开车。
我还没来得及反思自己的不足,哥哥就长大了
有了二宝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没有好好了解过哥哥,不是了解的不够多,是一些基本的情况都没有了解到。
那时候总是想着要养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阳光小少年,所以很多时候对他要求都比较严格。等他上了幼儿园,有了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以后又常常对他缺乏耐心。
我记得他四岁的时候牙疼,但是他表达不清楚,又常常是晚上的时候特别疼,带着他看了四次急诊,跑了口腔科、神经内科,每次绕大半个医院都找不出原因。
最后一次看急诊的时候依然查不出原因,但是他就是疼的呜呜直哭,我就觉得他是故意闹着不想去幼儿园,晚上这样折腾,狠狠的凶了他一顿,那一次哥哥吓的不得了。
直到一次出去玩,他疼的受不了,路过一个社区医院,去检查了一下,才找出是牙齿的问题。晚上口腔科值班的小伙子太粗心,没看清里面有两颗蛀牙。那一次,我悔的肠子都青了。
我唯一后悔的是,我还没有好好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孩子已经长大了,我错过了太多。

有了二胎以后,耐心更多,看的更细
大多数人喜欢幼子不是没有原因的。幼子出生了,大孩正是胡闹不听话的年纪,所以总觉得幼子更听话贴心一些。加上有了育儿经验,多数都觉得幼子好带,不累自己。就有种大孩是来报仇的,幼子是来报恩的错觉。
有了二胎以后,我感觉自己多了很多的耐心,因为对待婴儿没办法像对待大孩那样简单粗暴”。所以在哥哥吃醋的时候我也很耐心的在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这时候我就发现我以前是那么的不了解哥哥。
以前总觉得哥哥是一个调皮、不听话,不顾及父母感受的孩子,有了弟弟后方才发现哥哥阳光开朗、有责任心、很爱很爱我,每次抱着弟弟带着他去超市的时候,他总会很自觉地拎着所有的东西。以前总觉得他这不好那不好,只是我用错了方法罢了。更多的耐心让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小少年。

以前错误的带娃方式影响到了孩子
以前对于孩子要求过于严苛,哥哥犯错后反应过激,以至于追尾这一点小事哥哥就很害怕。
其实我是在养孩子,不是在面对自己的属下”。我发现那时候我对他人都可以很宽容却无法容忍自己孩子的小小过错。这不是一句因为他是我的孩子”就说的过去的。
生完弟弟后,我有段时间心情很抑郁,时常抱怨爸爸。我制止哥哥不要抱怨的时候他说你以前就老抱怨爸爸”,我就知道我带坏了孩子。
我沉默了良久,立了一条家规:以后无论发生任何事,先平和的解决事情,不要抱怨。
有了二胎后,才更明白责任”
感觉结婚的时候自己还是小孩子,孩子是一件新鲜的玩具和任务。更多像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一项人生大事吧。
虽然那时候也学习很多的育儿方法,可是总归年轻气盛,理解的不到位,用的也很不到位。所有字我都能认识,组合起来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却不能把它们很好的用在孩子身上。
仅就温和”一词都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意思。每次不是用的不到位就是用的太过。
孩子出生后在于养,而养不是在于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我的孩子依据自己的性格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养”在于指引和监督,而不在于塑造。

担当”不是说说而已
孩子说害怕”的那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自卑、怯懦、遇事退缩。
这几年,一路走来也充满了很多坎坷,总感觉以前有什么事情都会有父母和孩子爸爸在前面挡着,可是这两年,我被事情”推到了前线。老公、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在看着我的喜怒哀乐过日子,无论多大的事我笑着他们即使忐忑也觉得一切都可以过去,我忐忑他们就觉得更加煎熬。
担当”这个词不是给孩子吃喝,给孩子穿暖就可以的。
所幸,我还有时间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
有困难,需要鼓励、支持和认同
家里有什么大事我会选择合适的时候告诉孩子,他没有像我们以前对他说的那样在学校有事情要告诉老师,要选择反击,要大声的反驳对方。
他懵懂的点点头,尽管有不解,有伤心,有不知所措,可是依然告诉我妈妈,我会听话,最近不给你添麻烦。”
现在有太多的孩子成年后不愿意给父母添麻烦,他们成了社会上没有后方的冲锋者,被催网贷,即使被暴力催贷也不愿意张口对父母说。
去年听说同城的一个大学生,家里条件很不错,上了两年大学被人骗了近百万,直到自己兜不住了才硬着头皮跟父母说。
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这样的事,在外面受尽伤害都只愿自己扛着,没法回家,更不愿意诉说。
是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还是不愿听到父母的唠叨亦或不愿意让父母觉得丢脸以及即使说了也没用的想法。
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是坚定的站在孩子背后的人,只是缺少从小到大对孩子的鼓励、支持和认同。

哥哥前天放学说腿疼、头疼,爸爸和爷爷奶奶都觉得孩子是为了不想上学找借口,这种想法他们有了不止一次,我很认真的觉得孩子生病了。我给他热敷、泡脚,早起带他去找片区内有名的骨科大夫。
今天下午放学跟我说妈妈,我好多了”。回家的路上我趁机跟他说,以后无论有什么事都要跟我说,因为我一直坚定的站在他背后,陪他一起想办法。他其实半个小时后才真的有点明白这些话,在我把他送回家出门接爸爸的时候,他轻轻的打开门,对等着电梯的我说妈妈,亲一个,我爱你,早点回来。”这样的话他已经两年没有跟我说了。
他不再像一个月前对我说跟你说了也没有用”而是慢慢的接受了我,那一刻我有些泪目。
孩子成年后选择相信我们或者抗拒我们来自于我们在他们小时候做的一点一滴。
他教会了我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家人相处。
孩子出生以后与其说是育儿,不如说我和孩子在共同的成长,他教会我的远远比我教给他的更多。他以一刻赤诚之心屡屡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