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文/暮沐妈咪(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文/暮沐妈咪(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未来的承受能力就越强。”

虽然这话有些极端,但却也不无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总希望能靠哭来得到其想要的,父母竟也不顾一切的成全他。

在这哭闹与成全之中,孩子又会走向那里?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又在承担着怎样错误且不堪的角色呢?或许改变教育方式、治好哭闹要挟才是父母应该去做的!

▊孩子想要买玩具却想靠哭”来办到?妈妈的这一招让他屈服!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认识了朋友小赵,她家和我家离的比较近,所以有的时候我经常去她家里做客。小赵有一个女儿名叫甜甜,常年在奶奶家生活,是个典型的小公主”,奶奶把她照顾的很好,也因此让她染成了很多坏毛病,平时只要一不顺她的心她就哭,总希望通过哭来得到想要的东西,但小赵却不依她。

小赵认为,总是这样顺从孩子会让孩子染上很多坏毛病,而这对她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以她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前段时间和小赵一起逛街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而小赵的举动让我忍不住为其竖大拇指。

当时大家正在逛街挑选衣服,突然小赵的女儿撒开妈妈的手跑到了一个玩具店里,看到好看的玩具后,她便哭着喊着让妈妈买下来。

看到女儿哭喊的样子时小赵并不为其动容,反而呆呆的站在那里,就像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感受到一样。看到妈妈的样子后女儿哭得更狠了,希望通过这哭声来让母亲动容,但小赵却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甜甜我告诉你,你今天即使哭得再凶,我都不会给你买的,哭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得到一切!”

听到母亲的这句话后,甜甜的哭声小了很多,但她仍然在那里哭,并没有停止。我在旁边看了也觉得非常震惊,但并不能提供任何切实的帮助,毕竟我不是她的亲生妈妈。

过了一段时间后小赵的女儿不哭了,她老老实实的跟着妈妈回家,回家以后也再也绝口不提那个玩具的事。就这样,小赵治好了她女儿的爱哭病”。

人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似乎只有通过哭闹才能得到拥有的一切,也才能追寻到真正的幸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极端的思想才使许多家庭中的爱哭鬼”们,也造成了这种僵化的局面。

▶▶你家孩子为何是爱哭鬼”?

★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

就像材料中的小赵那样,女儿长时间跟随奶奶生活,在奶奶的娇生惯养下她染成了很多毛病。这个时候便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娇生惯养。

娇生惯养其实就等同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过分的娇宠孩子,往往会让孩子嗜宠而娇,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哭闹是杀手锏,必要时拿出来绝对管用。这种畸形的观念再加上畸形的行动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这种畸形的状态。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毕胜男的女儿罗茜茜曾经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孙女,几乎是有求必应,爷爷还甚至给她当马骑。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罗茜茜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小公主”,只要一不如她的意她就哭,在同龄小朋友中她的举动也令很多人不耻。

★家长错误的观念引导

除了教育方式有问题以外,观念引导很有可能也要背一部锅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将不同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进行正常引导的,另一组则是进行不正常引导的。当这些孩子同时向研究人员发出请求时,其中一方采取有求必应的做法,而另一方则采取循序劝导的做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他们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形成了粘性效应,认为自己的哭非常管用;第2组孩子因为经过了引导,所以并不会认为哭很有用,反而在出现问题时懂得及时寻求解决方案。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很简单,家长的引导也是很关键的,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哭闹时家长就答应他,就用行动去告知他这种做法的正确性,第2次、第3次、乃至第n次也还会如此,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习惯的效应,而父母当初的错误引导就是罪魁祸首。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爱孩子,其实母鸡也会。”

的确,疼爱孩子是每个动物的天性,但是如何爱孩子、怎么教育他却成为了一大难题,当家长走入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思维逻辑去引导他时,当这个爱哭鬼”长大后,他又会变成何等模样呢?

▶▶当这个爱哭鬼”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会丧失解决问题的理智

孩子小的时候只要一哭就能得到想拥有的一切,所以他就认为哭是极有必要的。待其长大后、参加工作后,他认为也可以利用这一招来制服”对方,但遗憾的是,这一招在社会生活中并不管用,反而会成为众人的笑柄。

所以慢慢的,他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理智。当感性压过理性后,孩子就会陷入这情感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到那个时候他还能切实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吗?还能认认真真的对待自己眼下的生活吗?当然不可能。

✔他会陷入自暴自弃的漩涡中

当他长大后,当他发现所谓的哭并不能解决问题时,他就很有可能会走向一种极端,而这种极端就是自暴自弃。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当一只雏鹰在爱的保护下长大时,他就不能感受到外面风雨的残酷,当他真正体会到风雨的残酷时,他就会因为失去对抗的力量而陷入自我放弃的状态,这种状态即是父母为他选择的,也是他自己做的决定。

▶▶拒绝让孩子当爱哭鬼”,您得这么做!

✔告诉孩子哭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哭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作为家长,您在解决这种情况之前应该要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只有先把道理传输过去,行动才能跟得上,如何才能传输这个道理呢?

当孩子想要靠哭来得到一切事,当孩子想要靠撒花打闹来获得想拥有的东西时,这时您就可以现身说法了,可以通过银股巨金来说明道理,也可以通过切实的体验来阐明原因,总之,一定要把这个观念传输过去:哭不能得到一切,也不该得到一切。

✔通过行动以身作则

除了言语的劝说以外,行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行动,言语才能有极强的说服力,整个过程才能更加的完善,那么该如何用行动去证明自己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应该像材料中的小赵那样,在女儿打闹时不理睬,并用行动来捍卫自己的说法,当你一次这样做时两次这样做事,孩子就会慢慢的明白,原来哭真的不能解决问题,原来自己的做法真的那么愚昧,所以坚定的他也就放弃了,值得说明的是这个过程您一定要得坚持,只一次两次是不够的,得要形成习惯。

当孩子走向社会后,他会发现哭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当孩子拥有家庭后,他会发现哭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会使矛盾愈演愈烈,当孩子,走出安全区后,他会发现哭不但不能成全自己,反而会丧失诸多幸福,那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呢?就现在趁现在,打破幻想,助推现实,需要家长的帮助,也需要孩子的成全.

今日讨论话题,您的孩子爱哭吗?您觉得爱哭的孩子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