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备受家长的关注,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忽视了很多,导致孩子成长却少了很多东西。
宝宝不会爬,却直接会走了!小编有一个朋友叫芳芳,芳芳的孩子今年已经一岁多了,他们一家三口生活的非常幸福,每天快快乐乐的,孩子长得也漂亮,每天无忧无虑的在家里跑,玩耍,逗爸爸妈妈开心。
有一天,芳芳说,他其实心里有一个心结,她说,孩子其实没有经历过爬行,看她现在走的这么快,都害怕他摔倒了。
因为没有经历过爬行,直接就会行走了,芳芳害怕宝宝站不稳,每天提心吊胆的。
因为听说爬行是行走的铺垫,但是宝宝没有经历过爬行,芳芳有一些担心,家里还没有宝宝爬行的照片,什么阶段的照片都好好的保存着,唯独爬行的时候没有照片,芳芳有一些遗憾。
她想趁着孩子现在长得还不算太大,让他把之前没有经历过的爬行,再经历一下,但是宝宝已经会走路了,他无法做到乖乖爬行,芳芳现在非常懊恼,她觉得宝宝的童年没有很完整,有一些愧对宝宝,但是什么都晚了。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爬行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
为什么孩子会越过爬”的这一步?1. 家长没做好引导
有些孩子并不会很自然地就自己学会爬行,需要大人的不断指导教育才能慢慢学会,家长也不要一开始就强迫孩子进行四脚爬式的爬行。
此外,家长可以示范爬行给孩子看,和孩子一起爬行,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快掌握到爬行的要领。孩子在学习爬行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使用玩具吸引法来锻炼孩子的爬行能力,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食物来引诱孩子,一般孩子都可以很快做出反应,为了得到而奋斗”。
也要给孩子选择合适安全的地方孩子学爬行,家长一定要帮孩子选择一个合适又安全的地方,地板要保持干净清洁,最好是铺上一张爬行垫,对于刚开始学爬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在毛毯上,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的手臂和脸部受到伤害。
此外,床上也是可以学爬的,但是一定要有家长的陪同,否则有可能孩子会出现掉下床摔倒的意外情况。
2. 孩子体型偏胖
儿童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型,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造成成人期的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给孩子的未来造成潜在的危害。
儿童肥胖,他的肚子肯定也会很大。身上有很多肉,以至于他们在地上爬行的时候肉会受到磨损。
他会感到不舒服,所以他就不喜欢爬行会刻意避开爬行,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怎么记得爬行是怎样的了,慢慢地他就会越过爬行这一步。
不光是这一点,儿童肥胖,他的身体素质也不会很好,那么他在爬行的时候是很用力的,爬行时间过长的话,他就会有胸闷气短的现象,他也会很难受。这也是孩子越过爬行的原因吧。
3. 孩子没机会运动
差的睡眠质量将使宝宝身体健康受损。宝宝除了睡觉之外,也是需要进行一些活动的,这样才能够促进肠胃消化和血液循环,使体内各器官有良好的新陈代谢环境,有利于正常的生长发育。
然而父母总是把宝宝抱在怀里,将导致宝宝四肢活动受限,血液流通不畅,肠胃器官也不能顺利蠕动,故而影响到各种物质在宝宝身体内的传输和代谢。严重的话,是会妨碍到宝宝的骨骼、肌肉正常发育,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父母经常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走路,容易使新生儿大脑震动。初生的宝宝就是需要通过多方面、无数次地触摸来感知这个世界,并且在进行触摸活动的同时能够刺激脑细胞的生长,促进智力良好发育。
试想,父母整天抱着孩子,不让他任意动、不让他到处爬、不让他随便玩,那宝宝通过什么来认识、学习周围的一切?越是被长期抱着的宝宝,不仅会越长越胖,还会越长越懒,以及笨。
其实,越好动的宝宝就越聪明。有谁不是跌倒无数次才学会走路,又有谁不是历经失败才能顺利开口说话?所以父母们也不要太紧张宝宝了,安全范围内让宝宝自由地成长吧。
会爬的宝宝会有哪些不一样?1. 四肢更协调
宝宝爬行有助于四肢灵活。有些家长表示心疼宝宝在地上爬,所以对宝宝学习爬行有所限制,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因为宝宝在学习爬行到顺利爬行,从同手同脚缓慢向前爬动,到后来手脚前后交叉前进,对宝宝的四肢肌肉都有增强灵活性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平衡杆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 肌肉相对发达
宝宝爬行有助于增强体质。在宝宝爬行的时候,不仅四肢在活动,就连大脑也在高速运转着,每完成次短时间的爬行,对宝宝来说,都可以锻炼到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并且在爬行过程中宝宝需要消耗很大的能。
爬完之后,宝宝一般都会吃得多又吃得香,同时还睡得好,有利于体重和身长生长。
3. 思维能力更强
宝宝爬行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爬行能促进大脑及各个神经纤维间的通畅联系。学习爬行的开始,宝宝往往向着一个目标爬去,目标物会引起视、听的兴奋,此时宝宝的大脑正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
因为爬行需要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多多爬行对宝宝来说,可以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帮助脑部更好地发育。
爬行敏感期家长必须要知道?宝宝到了七个月到九个月的时候是爬行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可以准备爬行垫,放一个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在前方,吸引宝宝前行,爬的时间可以长点。
对于之后宝宝学走路非常好,平衡性也更好,前庭平衡觉可以得到训练,预防感统失调。
教孩子爬行的时候,家长要注意那些?1. 不宜给孩子吃太饱
让孩子爬行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这正是她长身体的过程,孩子长得很胖,那么他爬行就会很费力,就不利于他学习爬行,所以不要让孩子吃太饱。
2. 一点点循环渐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孩子身上承载了父母太多的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提前让孩子接受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教育,殊不知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教育孩子是个过程”,理解 过程”的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在物质世界里,我们都能理解一个事物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成熟,而到教育人上,我们就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拔苗助长!
3. 做好引导工作
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孩子爬行,妈妈可以负责牵宝宝的右手,爸爸就可以站在后面推宝宝的左脚。如果牵宝宝的左手时,就推宝宝的右脚。
或者妈妈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边,爸爸在妈妈的另一边,爸爸牵宝宝右手,妈妈推宝宝左腿,反之也一样,协助宝宝从自己的那边爬到爸爸这边来。
其实,这几种方法都是先训练宝宝向前的感觉,父母要耐心,经常帮宝宝练习。
多次训练后,宝宝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练习成功后,父母要给宝宝鼓励或奖励,以保持宝宝对此的热情。
爱孩子,就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要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千万不能太过于着急,跨过某一个步骤,孩子都不会完美的成长,让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让他们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要做的就是默默陪伴,静静鼓励!
宝宝的运动、神经等系统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不但有助于宝宝身体的发育,而且可以为他们更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心,让宝宝勇于探险,而且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