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宝宝认生,其实是一件好事!爸妈不要这么做

8个月的小侄女最近开始认生了,家里的亲戚去她家,看到她可可爱爱的想去抱抱她和她亲近,哪知道她一看到不认识的人马上就哭了起来,我表姐在旁边一边尴尬的和亲戚解释,一边暗自心里疑惑:明明和我玩得好好的,怎么现在就这么认生了呢?是不是太内向了?

其实,小宝宝认生并不代表性格内向,更不是不如其他的小孩,反而这是一件好事呢。

一、认生,是宝宝天然的自我保护能力

认生、怕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
换句话说,认生是宝宝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现象,和会翻身会爬一样,是情绪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大多数宝宝从6个月左右开始进入到辨别安全环境与不安全环境的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生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ta会认为除了爸妈之外的人都是不安全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看到陌生人就哭泣,特别粘爸妈,一刻不离的需要爸妈。

即使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只要离开几天,就会被他无情地”划入陌生人范围。被抗拒者”越是着急靠近宝宝,就越让ta感到紧张不安,就更无法被他接纳。
一般到了18个月以后,由于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增多,宝宝会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认生现象逐渐消失。
这样的自我保护能力,会让小宝宝减少了被伤害的机率,至少不轻易被拐走,由此可见,将宝宝认生与性格内向、甚至与未来的成长划上等号,是错误的。

二、如何度过认生期呢?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宝宝认生不是坏事,但天天都粘着爸妈、见到陌生人就大哭,这样也会让爸妈觉得很累,爸妈如何让宝宝表现得不那么强烈呢?

◆1、多和宝宝玩躲猫猫游戏

小宝宝粘着爸妈多半是因为:ta觉得看不见爸妈,爸妈就是消失了,不知道物体恒存”的道理。玩躲猫猫这个游戏就有一个好处:让宝宝明白看不见爸妈并不代表爸妈消失了,减少宝宝的焦虑感、不安全感。

家长可以用手捂住自己的脸,或者用什么物体挡住宝宝的视线,对宝宝说:妈妈/爸爸不见啦,妈妈/爸爸去哪里啦?宝宝快来找妈妈/爸爸呀。”观察宝宝的小表情,然后突然放开捂住脸的手,或出现在宝宝面前,做出夸张而欢快的表情,对宝宝说:呀,妈妈/爸爸在这里呢,宝宝找到妈妈/爸爸喽!”让宝宝领悟物体恒存”的道理。

◆2、趁认生期前带宝宝出门走走

如果小宝宝从出生起周围的环境就非常简单、平时也不太带出门,那么当ta开始处于认生期的时候,自然会更严重一些。

所以在宝宝还没有处于认生期的时候,就可以多带ta出门见见不同的环境和人,愿意的话和同龄小宝宝接触接触,一起玩耍,帮助宝宝适应人多的环境,如果宝宝有抵触的反应,妈妈们可以先陪宝宝远远地观看,然后再慢慢接近人群,给宝宝一个缓冲的过程,减轻未来发生陌生焦虑的情况。

◆3、偶尔离开宝宝一两分钟

找一些机会,离开宝宝一两分钟,宝宝当然会大哭,不必理会,一两分钟之后及时回到他身边就好。

不必刻意去做,生活中很多这种机会,譬如上个小号,喝杯水,取个东西这种事情,不要时刻抱着宝宝就好,这种一两分钟的离开,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宝宝的机会,宝宝会从这个短暂的分离过程中,慢慢认识到,妈妈虽然会离开,但是依然很快的会回来,次数多了,ta对于下次你离开,便不会有那么紧张了。

当你的宝宝适应了一两分钟的离开不会大哭之后,便可以慢慢的拉长一些时间了。渐渐能做到,三五分钟,甚至十多分钟。当然,那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或者一年都有可能。

◆4、多考虑到宝宝的心理

▼在时间上,多给宝宝以心理缓冲。

不要单独留陌生人与宝宝在同一空间,家长需要陪在宝宝身边,缓解宝宝的不安感。给宝宝一些时间来熟悉这个陌生人,观察这个陌生人是否有危险性,是否是ta喜欢的。

▼在人群上,家长可以先带宝宝和那些比较年轻的阿姨或者小宝宝待在一起。

因为年轻的阿姨让ta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小宝宝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慢慢地让宝宝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用害怕、胆怯。

▼在人物特征上,家长可以换种装扮让宝宝适应不同人群。

因为可能有些宝宝对一些比较奇怪”的人会认生”,而对其他陌生人并不认生”,比如对一些留大胡子、戴眼镜或戴帽子的陌生人,心生恐惧,这就可能是因为宝宝在家里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家长了解到后,不妨在家里偶尔戴个眼镜或帽子来让宝宝慢慢习惯这样的人群。

三、千万不要给宝宝贴标签

千万不要早早的给宝宝贴上胆小”认生”没出息”的标签!

面对陌生事物,产生恐惧厌恶的情绪,其实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很原始的情绪反射,藏在很多人的基因里。可以说,正是我们有一批那么胆小的祖先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害怕得藏起来,人类才能有机会繁衍至今不是嘛?毕竟不作死就不会死”,对陌生更加焦虑一点,其实是有利于进化的。

所以,请理解尊重宝宝的认生,ta只是响应了身体里基因的召唤,请相信ta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程度的增加,而慢慢好起来。在这个可能有些漫长的过程中,当家长的要接纳宝宝的情绪,帮助他慢慢适应,而不是否定ta,嫌弃ta。

不要羡慕别的宝宝多么不认生” 每个宝宝都有独特的与生俱来气质,如果家长本身就属于言语谨慎的类型,就更不要强求宝宝啦,让ta快快乐乐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