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认为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走路,让妈妈抱是因为娇生惯养,怕累,其实不是,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明白孩子这样的原因:
宝宝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非常喜欢走路,一刻都不想让妈妈抱,非得下地走路,但是一旦学会了走路,宝宝就非常精明了,要抱抱了,妈妈们这个时候也可以适当的抱抱孩子,缓解孩子的情绪,三岁之前的小孩儿对监护人还是比较依赖的。但是如果每次只要一出门就要抱抱就需要父母来多多的引导孩子。第一,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太累了!还是让宝宝适当的走走路,父母也可以适当的休息,随着宝宝长大,体重也飙升,长时间就抱不动了。第二,从孩子得角度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需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亲自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脚下的土地,公园的草地,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他真的哭闹,不防,先抱一会儿,满足孩子,再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的自己走路。第三,转移注意力是个不错的办法,孩子的脸是变的很快的,稍微改变一个语气,用个夸张的调调,夸张的肢体语言,会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引导他和父母蹦蹦跳跳做游戏等等方法。
不会走路的宝宝,出门肯定是要抱的,只是如果只要妈妈抱,不要别人接手,那么妈妈确实会比较累。
可以尝试多分散注意力,让家人多逗他玩,多抱抱,这样就会习惯轮流抱着,而不是只黏妈妈。
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可以走了,那就多锻炼他自己跑跳,有助于生长发育。也可以用滑板车,单车等让他玩一会。
再不然,推个婴儿车也是不错的选择,总比一直抱着舒服。
###一是平时对孩子 太宠爱了,让他形成了一个行为习惯,当出门的时候,孩子要求抱抱,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拒绝,而是要委婉一点,比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指着远处的东西告诉宝宝,和妈妈比赛好吗?看我们谁先走到那棵小树?孩子有了兴趣自然就会配合,然后转移了注意力,就不会想着让父母抱了。
###这个问题要看孩子的年龄来回答,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因为走路不稳,自然要多抱些。这个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很正常。
稍大点的孩子,妈妈就要引导孩子独立走路,短途行走,如在小区院内玩耍后回家,鼓励孩子全程走回家,累了,可以陪孩子休息一会再走,孩子自己完成独立走回家,妈妈要适当奖励一下孩子,让孩子有满足感,成就感,那么下次再让他走回家就不再困难。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方法。
孩子超过三岁,妈妈就不要再抱孩子了,孩子这时已有足够力气和能力走稍远的路,要锻炼孩子的毅力,对于孩子撒娇偷个懒的举动可以置之不理,孩子没有退路,也就自己走路了。
总之,在成长道路上,家长要一边扶持一边放手,把孩子逐步交还给他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