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
妇女在产后 1周之内,由于分娩时用力不当,营卫暂时不和,偶或出现身体某一部分的疼痛,这属于正常的现象。如在产褥期内,虽经合理的休息和饮食的调养之后,仍然出现关节胀痛、麻木、重着者,谓之产后关节痛。
病因病机 新产妇的痛证,一般有小腹痛、全身痛、关节痛等之分。小腹之痛,是由于瘀血停于胞宫或冲任脉失养之变;全身之痛,是由于瘀血停滞经络,或百脉空虚失养,或外邪侵袭而致的病变;关节之痛,为三者常见的症状,其中尤以腰关节和膝关节的疼痛而肢麻为最常见。
这因为腰是人身最大的关节,诸筋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膝者,筋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产后关节之痛,同样有虚瘀和外感之不同。《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是筋脉、关节温养濡润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分娩时耗气失血过多,则四肢百骸的筋脉失养,故肢节烦痛,或麻木重着;如产后恶露量少,甚或恶露不下,败血停留于中,经络胞脉受阻,冲任失调,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少腹、小腹、腰、膝疼痛,甚则遍身疼痛;产后正气虚弱,百脉空虚,卫外不固,若起居不慎,外感六淫之邪得以乘虚而入,尤其是收引凝滞之寒邪和重浊黏腻之湿邪侵袭经脉、关节,阻遏气血的运行,故疼痛、麻木、重着乃作。
总的来说,产后关节痛,虽然是有血虚、血瘀、外感风寒等不同,但由于其病是发于新产之妇,其气血之亏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总的病机,是以血虚为主,或者虚瘀夹杂。原来产后病人多虚,多风冷,如果单纯用风药,把邪气赶出去,容易伤身体正气,邪虽驱走,旋即复来。
单纯用补气血的八珍汤,又太慢了,补进去却难以把邪赶出来;而用新加汤,既能大补中焦脾胃气血,又具向外宣通透达的温散之力,这样身体虚损得补,肌表风冷得除,如此血脉流通,痹症自解。浙江衢州一个妇女,三十多岁,做了流产手术后,在空调房里受了风冷,术后又碰凉水,吃水果,结果两只胳膊痹痛不止,之后进一步加重,不仅抬不起来,还发展到连筷子都拿不住。
赶紧过来看中医,诊舌淡、苔白、脉沉迟。《伤寒论》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人参、鸡血藤,原方原剂量。
这个病人后来又带其他病人过来看病,她说,吃药从来没有这么快好的,这次病这么重,那几天筷子真的拿不住,我第一天喝完药就觉得好了一半,肩膀松了,手指也不麻了,三剂药喝完,就基本好了。现在手也不怕冷了,背也不酸了。见证了中医中药一剂知二剂愈的奇效,真是药若对症一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