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味地控制孩子,只会失去他们的心!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合作?

很多家长其实做到的只是赢了”孩子,并不是赢得”孩子。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

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

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

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

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

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马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

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

马太太双手扠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

马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

马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 (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

马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马太太的一个目的是要帮助琳达找到一些办法,免得惹老师生气和批评。

注意,当她第一次让琳达想办法解决问题时,琳达正因为心里充满了敌意而无法与妈妈合作。

一旦妈妈采用了鼓励的方法(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琳达就感到了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并且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当妈妈能够从琳达的角度来看问题时,琳达就不再觉得需要戒备了。

摘自:《正面管教》 简.尼尔森 著,玉冰译。


-The end-

孩子各个敏感期阶段和相关心理效应的系列文章已全部推完,感兴趣的家长可翻看之前的文章!

微信搜索关注【美心说儿童】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快乐育儿,还有专业测评等你测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