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口头禅”代表着人的潜意识,常说这些口头禅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前几天带孩子在小区玩,遇到一个小男孩淘气,从花坛上摔了下去,本是想找妈妈求安慰的,结果妈妈把他一顿数落,具体内容我没听到,但妈妈说得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你总是这样”,这句话大概说了有上十遍,似乎是妈妈的口头禅。

很多人都有口头禅,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也有很多口头禅,但他最具代表性的口头禅是我要说明”,据一位白宫发言人称,奥巴马总统使用这句口头禅是有目的的,很多华盛顿官员都含糊其辞以求政治上的优势,而总统则会清晰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图”。再比如肯尼迪的女儿,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一连说过一百多个你知道”。由此可见,无论贫富贵贱,还是文化素养高低,都无法摆脱口头禅。

那么我们作为父母,不同的口头禅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01、为什么很多父母都爱说口头禅?

曾有教育机构做过一个调查:他们召集了十几位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家长,问了他们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美国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说道:I love you!

而中国家长的回答竟然也惊人的一致:好好学习!

这两句不同的话,其实预示着两者之间对自己跟孩子之间关系的不同诠释:

美国家长:

家长与孩子互相平等,可以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也可以是亲密的朋友关系。虽然会给孩子指引正确道路,但不会过多干预孩子。

中国家长:

听我的话,我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你只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我老了也有个依靠。

这个测试表面上是看到中美家长在孩子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实际上也看得出来不同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不同的口头禅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无意识的东西往往是最为真实的。”

口头禅是说话者大脑当中的一种潜意识行为,说话的人常常会在无意识中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可是实际上却代表着自身真实的想法,反映出不同情况下的心态。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些话在说者来说可能没什么,可是却会给听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正如很多孩子有拖延的毛病,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孩子就是磨蹭,越催他越慢。”当这句话成了父母评价孩子拖延这一行为的口头禅时,父母就会发现,孩子似乎是故意跟自己作对一样,真的变得越来越磨蹭了。

02、跟孩子说不同的口头禅,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

《好奇心理学》这本书里,曾经对人的口头禅有这样一种诠释:

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

那么什么样的口头禅代表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大多有以下几种特点:

有些孩子喜欢说好烦”郁闷”唉”这类带有负面消极色彩的口头禅,那么这类孩子大多性格悲观、对待生活缺乏热情、做事懒散拖沓;

而一些很没有主见的孩子,则常常会说 随便”不知道啊”;

喜欢说这个”嗯、嗯”之类的孩子,则大多不善言辞、性格内向、或者反应较为迟钝;

而喜欢吃不过”可是”我不这样认为”的孩子,大多比较任性、过于主观、喜欢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也喜欢给自己找借口。

实际上,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口头禅并不像奥巴马一样,带有一定的暗示性和明确的意图,很多人的口头禅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情绪的一种发泄而已。

正如开头那个喜欢说自己孩子你总是这样”的那个妈妈,她的口头禅就是一种情绪发泄,这就相当于给孩子贴上了淘气”的标签,无时无刻不在用这句话提醒着孩子,暗示他你就是个淘气的孩子,改不了的”。这种心理暗示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我就是个这样的人,努力也没用,反正妈妈已经这样认为了,再多淘气点也无所谓。”

记得之前看《士兵突击》的时候,许三多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行”,电视剧有一个细节,史今班长跟连长打赌让许三多做五十个单杠大回环,许三多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不了。但是最后证明,许三多赶鸭子上架地做了三百多个,破了伍班长的记录。

这就是典型的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给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带来的不同影响,一开始消极的心理暗示告诉他我不行”,可是被逼无奈的时候,他告诉自己不行也得行”的时候,他就可以做到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程度。

看,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们潜能的开掘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潜能的发挥则会起到一种巨大的力量杠杆的作用。

03、怎么做才能使口头禅成为发挥孩子潜能的力量杠杆作用呢?

我常常带孩子到我们这里一个大型的游乐场玩,里面很多成人设备也有很多儿童设备,孩子什么都想尝试,可是我总害怕会出危险,跟她一起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太危险,不许玩”,这导致后来稍微有一点高的设备,她都不敢上,生怕真的有危险。

后来有一次再去,爸爸鼓励她坐海盗船,并且跟她说自己也会陪着她一起,如果觉得害怕,以后就不坐了。孩子看看我,我其实也想锻炼一下孩子的胆量,就没吭声,那是孩子第一次坐海盗船,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海盗船。

其实,每个人的思想心理情绪上都有两个按钮,一个是积极的,另一个是消极的,不同的人会有按不同按钮的习惯,这构成了他们的心智模式,这些模式会形成一定的运行程序。

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帮助启动积极的运行程序”呢?

l 避免约拿情结”

心理学上有种约拿情结,源自《圣经》中约拿的故事。约拿一直渴望得到上帝的重用。有一次机会来了,上帝派他去传达旨意,这是一桩神圣光荣的使命。然而面对突然到来的、渴望已久的荣誉,约拿却莫名其妙地胆怯起来。最终他放弃了这一神圣使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这一故事提出了约拿情结”的概念,其含义是我们害怕自己的潜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水平,在我们最得意的时候、最雄心勃勃的瞬间,我们通常会害怕起来,我们害怕正视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正视自己最高的可能性。”

这种心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经常逃避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面对自己,不敢迎接挑战。

想要让我们的孩子避免约拿情结,那么我们可以做到以下两点:

1、 不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

什么是消极后果”呢?还拿最开始说到那个说自己孩子每次总会这样”的妈妈来说,试想一下,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妈妈开口就是:你怎么这么没用?笨死了!次次都是这样!从来就没见你干过什么好事。”那么此时的孩子,是会因此而变得更好,还是因为受到羞辱而变得恼羞成怒,从而怨恨妈妈并且开始变得自卑呢?

如果我们能用更加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犯错,那么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去接受和改变,这样的孩子在遇到约拿情结”的时候,也更加愿意去勇敢尝试。

2、改变归因的方式,把问题归因到内部的,可以改变的因素上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被约拿情结所困,正是因为内心的不自信和对困难的过高估计,使得他害怕面对失败,从而不敢开始。

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对约拿情结”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帮助孩子改变归因方式,比如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因为孩子害怕答错后老师批评、同学嘲笑,那么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只是缺乏和老师打交道,当众发言的锻炼。

只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多付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把问题归结到努力程度上,我们就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可以改变的方向,不至于感觉现状难以改变,从而觉得太过迷茫。

l 善于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

泰国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公益广告,名字叫《豆芽引发的梦想》,广告里的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小女孩看到别人豆芽卖得好,也想自己种豆芽,妈妈对她说:我们试试。”

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每一次妈妈都跟她一起找出原因,研究如何改进,确定好方案之后又对她说:我们试试。”直到成功。

妈妈用正向积极的口头禅”给小女孩传达正向的情感引导”:失败了就再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一直尝试总会成功。

事实上,一个人的极限是远远超出自己想像的,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在于他们有心理障碍,他们总习惯设置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敢”我学不会”我只能平庸”我懒惰”我没毅力”...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平庸是从认可自己的平庸开始的。那么反之,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伟大,则是从一开始就认可自己的伟大开始的。

l 用奖励的方式来认可孩子的每一点小成功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特别注重仪式感的人,她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小学、第一次入少先队、第一次被评选为班级优秀少年、甚至第一次拿100分,她都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和赞赏,大到一次旅行、小到一件衣服、一顿孩子喜爱的西餐,甚至是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种种细节都表达出她对孩子的认可。

她告诉我说,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每一次成功后的生活有所期待,会更加愿意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并且用愉悦的心情享受这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也会更有动力去实现目标。

父母如果能根据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行为上,真诚、具体地对他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那么孩子就能慢慢地变得更加自信,并且愿意接受不同的挑战。

我相信,当一个父母把你非常努力”你很认真”你是最独特的”这类正向语言当成自己的口头禅,那么孩子一定会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得跟自己的口头禅一模一样,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