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参加许多补习班成绩没起色,这里有实用妙招

孩子在学习上吃力或出现问题时,家长就把孩子送补习班,却发现补习救不了孩子的成绩。

补课班只是老师对已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补充,然后学生死记接受,然后训练。补课班补的是碎片知识,方法还是灌输,就如强按牛头吃草。补课班不会教学习方法,也不会开发学习的能力。

补习班不教学习

学生天天上课,不知道怎么上课,只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老师推一下就动一下,不推则不动。许多学生在小学上课时,只带着一双眼睛和耳朵,课都上完了,笔都没有动一下,教材页面干干净净,不懂的知识也不管,不会的问题也不问。逐渐地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小学就已跟不上了。要从根本上提高成绩,必须抓校内课堂上主动学习开始,学习吃力的学生、失望焦虑的家长不妨从这四步做起。

一、抓好预习,明确学习方向。

预习就如作战前的侦察,先得熟悉地形,摸清敌情,根据侦察情报制定作战方案才有取胜的把握。上课前预习教材就能明确听课的任务: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已学知识是新知识的桥梁知识”;采用什么样的听课方式来听老师讲新知识;怎么做才能跟着老的思路等。在预习时要研究例题中的思维过程,反复推敲一个概念或定理的含义,弄清已理解的部分与不懂的部分,独立尝试解决课后问题以明确自己的困难。通过预习,学生自己就知道了上课时要干什么,带着问题上课才会精力集中,听懂老师的授课语言,预习就是课前自习,只有自己摸过的东西,才知是冷是热、是软是硬。

学会预习,明确方向

二、认真听课,提高上课效率。

预习中已明白了自己上课的任务,上课时要关注老师如果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哪些旧知识是必要的;关注老师对概念、定理、法则的推演过程,关注老师的思维方法并与自己的方法比较,吸取老师好的方法;关注自己的难点和重点部分,理解老师的授课语言,把握老师形象语言与抽象事理间的相似性。听讲的同时要善于记笔记:记录分析问题的方法,记录推理步骤,记录补充知识,记录自己对知识的领悟,记录自己还不懂的地方。在老师讲理科类例题时,可以在草稿本上与老师一起进行推理计算,活跃自己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只有带任务上课,手脑共用地参与听课,才能领悟知识的内涵。

提高听课效率

三、先复习所学内容,再做作业。

学生们一放学回家,立刻掏出作业本做作业,父母看见了欢喜地认为孩子很自觉,其实在做作业前要先复习所学内容。所学内容还没有巩固,就先做作业往往会因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深入而被卡住,途中不得不再翻课本,做一道题就看一回书,不仅作业做不好,疑问解决不了,还会浪费时间。在写作业前,先在头脑中把当天学的内容回顾一遍,有哪些知识点,联系是什么,有哪些典型例题。如果理不顺知识联系,就要打开书通读当天的教材,细致体会理科中概念中的术语、小概念所牵设的知识,例题中条件及问题对知识概念的关联、知识的应用范围,还有解题的步骤、细节等。文科中要梳理主要内容、背景知识,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知识点的统整与联系等。只有复习通所学内容、胸中有货,再做作业才能顺利,作业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做作业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看书、不作参考;写之前要构思好再动笔上作业,不要写错了再修改,修改不好了再重写;排除影响作业的不利因素,收起手机等电子产品,给自己限定时间以增强紧迫感,提高写作业的速与效率。

四、多肯定成绩,少批评不足。

对于基础差的孩子,他心理上就有负担,甚至对自己产生了刻板想法:反正自己是不会,努力了也没有用。在孩子能静下心来读教材来预习或复习时,要肯定孩子的耐心和努力,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从而产生向上的正力量应对困难。在孩子做出基础的题目时要多鼓励,使孩子能体验成就感,产生挑战自己的勇气。孩子做错了题,遇到了问题时尽量不用批评,批评就如鞭子一样,让心灵疼痛,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负面想法。

学生低子弱,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了,主要是忽略了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被动地上课,靠老师灌输知识,学生却不知其冷暖味道。家长却把孩子交给补课班,补课班只对孩子进行了重复训练,并没有教孩子怎样学习。

主动学习

其实家长和学生都不要悲观,也不要埋怨孩子,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谁也替代不了,如小马过河一般,只有自己下河才能知道水的深浅。只有牢牢抓住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四个学习环节,主动学习,要抓住教材,提高上课效率,才可能慢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