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老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农村儿童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特别高,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生活环境娱乐基础设施等和城市有一定差距等种种原因吧导致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举一个实例这种现象应该不在少数,老家一位亲戚的孩子今年三岁半每天放学回家爷爷奶奶带着等到六点多钟爸妈下班回来吃好饭就开始哭闹一开始哄他不管用家长把手机给他玩就不闹了后来都成习惯了只要吃好饭就自己拿着手机看快手,只要不让他玩就自己哭哭起来没完的。从六点半左右开始玩一直玩到九点多钟天天如此。
不妨设想一下就这样下去眼睛肯定会早早的近视而且三岁半的年龄是非价值观根本就没有树立起来,更别说什么批判性思维,那这样下去的话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自制力也不容易提高,也会变得浮躁等一下弊端问题都会凸显出来。当然这里排除家长有计划性的让孩子通过学习再上面来获取知识提升自己。
我分析了一下控制不住孩子玩手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孩子省事也不闹,家长可以做点别的事有些家长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玩手机更别说教育孩子了。孩子一哭一闹大部分家长就不再管了任由孩子自己玩。人性最大的两个缺点一个是惰性一个是任性!
就拿快手短视频软件来讲,它通过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方式在短短的时间里展现表演或记录一些事情,你对那种类型的视频感兴趣他就多推送哪种类型的,每个用户在他们的官方后台都有一个用户模型喜欢什么类型的视频不喜欢什么类型的视频,所以它可能比你自己都懂你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这就到了考验自制力的时候了,我们走在路上在车上地铁上等任何场景下都可以看的戴着耳机手指不停滑动的这样一群人,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成年人都很难抵抗这种诱惑更别谈孩子了。
手机是一个工具不要让它成为孩子的玩具更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把手机当成工具那么他就会利大于弊如果当成玩具甚至哄孩子的玩具那么他的弊就会远远大于利。
手机是我们的必备工具之一,既然这样在这个资讯如此泛滥的时代怎么辨别信息的真伪碎片化的获取信息,就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数字素养因为这一块内容比较多后面我会一一给大家更新讲解。
其实现在很多的学生的家长需要进行二次教育21世纪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时代我们家长更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还有一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我就是怎么样才能不让上一代之间的差距成为下一代的差距?望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