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天天跑步?
跑步如果是以健身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国外有一位跑者分享,他曾连续100天坚持每天跑步,但他后来决定再也不坚持每天跑了。因为他发现每天跑步让他无法及时恢复体力,甚至出现伤痛,甚至让曾经非常喜欢跑步的自己有些厌跑。他决定降低每周跑步的次数,每周大概跑3-4次,不让跑步成为生活的负担。
对于很多跑者而言,跑步应该一种享受的过程,并非束缚,若因每天跑步使自己产生厌跑的情绪,适得其反不说,身体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为什么每天跑步,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这是因为人体的肌肉在经过较剧烈的运动后,会有一些小损伤和胀痛,一般 24-48 小时之内,肌体会自行修复。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恢复,则会积劳成疾造成损伤。睡觉和休息是很好的恢复手段,如果能每月按摩两次则更好。
最佳的跑步训练频率,通常在2-6次每周,具体需要个体化分析。
跑步新手:每周跑2-3次,每次间隔2-3天,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充分休息
跑步健身:每周3-4次,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心率120。
跑步达人:正在备战马拉松想要“破4”、“破3”的跑者,每周的训练频率大致在4-6次了。但每周还是要休息一天,在休息时可安排一些有氧训练,可以缓解枯燥的跑步。
即使你真的很想每天跑步,也要控制一下自己的热情。你需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生活、家庭等情况合理安排跑步,跑一休一或者跑二休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
饭后为什么不可以运动
吃完饭后做剧烈运动对肠胃不好!!! 参考资料1:运动健身时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是很讲究的,饭前、饭后不宜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运动时,我们人体为了保证肌肉骨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 氧分供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使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胃肠部的消化和吸收。运动愈剧烈、持续时间愈长,消化器官的活动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恢复,因此运动后即刻人不想进食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进食较为科学。同样,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从而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饭后即刻参加剧烈运动还可以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至少在饭后1.5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饭后进行不太剧烈的活动,例如散步及比较和缓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总之,要根据运动健身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营养饮食策略,也就是要缺啥补啥,否则会事与愿违。由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易失去营养平衡,结果造成内脏负荷加重,胃病、心脏病发病的几率增加。唯有适量运动结合合理饮食才能积极恢复人体内的代谢及营养平衡,保持正常的体重。 健康和成功的人生,基础是健康,而科学的运动与营养是获取和保持健康状态的必要条件,注重营养和讲究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您在人生中发挥出内在的潜能,减少体内能量浪费,解除肌肉和大脑的疲劳,消除紧张情绪,使精力充沛旺盛,以最佳身体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运动健身中的饮食特别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吃易消化、清洁卫生、富于营养的食物。 (2))不随便饮用纯净水(运动时出汗大量增多,矿物质丢失多,应选择运动型饮料,如佳得乐等运动饮料,矿物质更多时候是在饮食中的水果蔬菜中得到补充)。 (3)饮食宜清淡,不能过饱,以吃七分饱为度。 (4)适当增加些牛奶、奶粉、猪肝之类的食品,以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A等)和铁质等,对消除疲劳和增加体质有直接帮助。 参考资料2: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实,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可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根据最近脑生理专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涨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只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于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至少应在饭后20分钟后再开始百步走。 饭后跑步或者运动是不可取的。因为吃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进行紧张的"工作"。若在这时跑步或运动,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结果造成消化道缺血,不但胃肠的蠕动减弱,而且消化液的分泌也会显著减少,这将引起消化不良。
为什么吃饭后不要运动?
饭后胃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因此,饭后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然后再活动为适宜。 若是饭后跑步或参加剧烈运动,不但不能帮助消化吸收,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 因为正当胃肠道需要血液帮助消化时,血液却因剧烈运动而被迫流向全身,胃肠道不得不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再说饭后胃里装满了食物,剧烈的运动会引起胃肠的震动。肠系膜对受到的牵拉不堪忍受时,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这个信号就是肚子疼的胃肠痉挛。 运动时,人体的骨骼肌的血液供应量增加,使骨骼肌及时得到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同时带走各种废物和二氧化碳。但人体的血液量是一定的,所以运动时骨骼肌需要增加的血量只能从内脏器官抽调而来。因此,支配内脏器官的血管只得强行收缩。由于内脏器官供血不足,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而致腹痛。还有些人的腹痛是由于运动时肝血受阻,以致肝淤血而引起肝区疼痛。另外,饭后剧烈运动引发阑尾炎和胃肠道疾病也会引起肚子痛。 因此,午饭后不要马上做剧烈运动,应在饭后休息1~2小时再运动比较合适。
不适合跑步的人群?
跑步的好处很多,能够燃脂,雕塑完美身材,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增强肌肉力量。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进行这项运动。对于那些并不适合跑步的人来说,跑步可能会给他们生命带来威胁。那哪些人不适合跑步?
不适合跑步减肥的4类人群
1。心血管疾病患者
众所周知,跑步是一项有氧运动。跑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氧气,并且消耗糖分、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供能。跑步速度加快,心率加快,心脏的泵血量就会增加,这样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负担,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风险。
2。严重肥胖者
严重肥胖者指的是指体脂率远超过28%的肥胖者。过于肥胖者的下肢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经受到较大压力,如果还进行跑步,只会给下肢关节“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因此,建议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跳绳、跑步等这些对关节压力大的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不适宜马上进行跑步,避免出现低血糖情况。而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或出现急性感染发热情况时,也不适宜跑步。因为这时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体内葡萄糖无法满足跑步的能量供给,身体就会消耗大量的脂肪来为运动提供能量。而大量消耗脂肪产生的脂肪代谢物——酮体,有可能会致使人中毒。
4。膝关节曾受过严重伤害者
跑步是一种对下肢充分锻炼的运动,对膝关节的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膝关节曾经受过严重伤害者,在康复后,并不建议马上进行跑步运动。可以先从快步走练起,循序渐进,情况转后,可以考虑慢跑。但是如果发现膝关节有反复发作情况,建议不再跑步为宜。
男人三十岁以后还能靠运动增强体力吗
必须的,但是锻炼的方式需要有所改变才行的。原先的强烈运动,可改为平缓的运动,跑步可以变为行走,总之要适合自己,而且还不能与别人攀比。锻炼身体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强求。
男的是不是到了三十岁,身体会越变越差啊
男人过了30岁,是应该要注意。30后,人身体就会慢慢的钙质流失所以,要加强锻炼,补充营养。运动时不要过量每天坚持有30分钟以上的运动,少坐多站多走动坚持散步,慢跑啦,打打球等同时,也要休息好哈,由已平时注意我现在一口气伏卧撑可以做60个。现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一天300个。跑步嘛,还行。3000还是可以跑下来。[[i] 本帖最后由 阿穆 于 2008-11-25 14:57 编辑 [/i]]
晨跑有什么好处 30岁后还适合晨跑锻炼吗 需要注意什么
比经常坐着不运动的要好,但在中医学角度,健康运动不是跑步,是缓步走。人的两条腿就是用来走的,西方医学只注重形,所以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宗,练的都是气,只有体内脏腑的气都匀余了,骨和肌肉才会有力。
三十岁得男人应该如何锻炼身体
第一阶段(1-4周)的健身计划
运动频度:2-3次/周(隔天休息)。
运动时间:30-40分钟每次。
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10-140次/每分钟。
运动内容:
1、低强度慢跑5分钟,在慢跑开始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轻微活动。
2、低强度的慢跑与强度稍大的快跑轮换进行,可以采用慢跑4分钟,接快跑50秒,依次轮换进行20分钟。
3、俯卧撑:2-3组,第一组6次,第二组8次,第三组10次,组间间歇1-3分钟。
4、放松慢走5分钟,在放松慢走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活动。
第二阶段(2-8周)的健身计划
运动频度:3-4次/周(隔天休息)。
运动时间:35-45分钟每次。
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15-145次/每分钟。
运动内容:
1、低强度慢跑5分钟,在慢跑开始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轻微活动
2、低强度的慢跑与强度稍大的快跑轮换进行30分钟,可以采用慢跑5分钟,接快跑1分钟,依次轮换进行,一共轮换5次。
3、俯卧撑:3组,第一组6次,第二组8次,第三组12次,组间间歇1-3分钟。
4、放松慢走5分钟,在放松慢走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活动。
第三阶段(9-12周)的健身计划
运动频度:4-5次/周(可以采用运动两天休息一天的频率)。
运动时间:50-60分钟每次。
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15-150次/每分钟。
运动内容:
1、低强度慢跑5分钟,在慢跑开始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轻微活动
2、低强度的慢跑与强度稍大的快跑轮换进行40分钟,可以采用慢跑5分钟,接快跑1分钟20秒,依次轮换进行,一共轮换6-7次。
3、俯卧撑:3组,第一组6次,第二组10次,第三组14次,组间间歇1-3分钟。
4、放松慢走5分钟,在放松慢走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活动。
注意:
1、在锻炼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轻松或者吃力),稍微调节运动强度,以锻炼后的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宜。
2、应该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避免在严寒、酷暑、风暴等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锻炼。
3、锻炼前后应注意适宜补液,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以运动饮料或者含糖、盐的水为宜。根据能量平衡和膳食平衡的原则,调节好自己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