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面对当前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对策有哪些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文/哆啦A梦育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家庭负担系数相应降低,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当代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他们所享受的教育年限和水平较之先辈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如同双刃剑,在满足了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在我国整个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曾经经历过物质匮乏与饥饿的父母们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许多父母补偿心理严重,总希望通过孩子将自己年少时没有享受到的东西补偿回来。因此,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不少父母不惜自己节衣缩食,却给孩子设计了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漂亮、玩的讲高档、用的讲排场”的理想生活方式”。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少孩子在吃饱穿暖、长高变胖的同时,也养成了骄横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特别是421”结构的家庭,小皇帝”现象更加严重。

2、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职能,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但是,近年来家庭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异化”,其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要做什么,家长就做什么;学校没有要求的,家长就不做。家庭教育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分数指挥棒转,学校也把本应承担的智育职能部分地推给了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进一步加码”,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额外布置作业、聘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特长班和提高班等,使孩子坠入学海的地狱”。很多家长把主要精力倾注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能力和独立精神的培养。上海市曾进行一次全市规模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状况了如指掌,但问到子女的兴趣、道德品质时,许多家长均以不清楚”、不太了解”、没有注意”作答。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已成为中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3、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世上所有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子女抱有殷切的期望。我国的家长之所以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方面,是受到传统的光宗耀祖”文化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家庭的荣辱与子女成功与否联系密切,而社会、学校(包括家长自己)评价儿童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尺是学业成绩与金榜题名”,因此父母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只好驱赶着他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奔跑。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课业负担自然加重。一方面,如果父母的期望值超过了子女可能达到的程度,不仅对子女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他们望而生畏,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父母期望值过高,自己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往往选择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管教孩子,从而导致父母与子女情感上的对立、亲子关系的紧张,使家庭教育最终失败。

4、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童年时代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的做法很有道理。然而,现实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许多家长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杀手锏”就是喊狼来了”。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凌驾于人之上的异己力量。他们的道德行为不是出于自觉自愿,而是迫不得已。换言之,社会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因此,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不足为奇了。

解决我国当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创办家长学校

父母对子女不仅负有抚养的责任,更有教育的义务。现在,不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少了,但不懂得正确的教子方法、不会教育子女的家长却大有人在。有的父母自身素质不高,不能以身作则,难以给子女树立榜样;有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当子女犯错误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往往恶语嘲讽、指责,甚至拳脚相加;有的父母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尊重子女的自尊心,往往把误解当成理解,造成家庭气氛的紧张;有的父母对子女溺爱过度,有求必应,甚至放任自流;有的父母片面注重书本知识,不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成天把子女禁锢在房屋里,把家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要彻底医治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病理现象”,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家长学校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与方式。

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目前,我国家长学校的类型主要有:1)以幼儿园、中小学为依托举办的家长学校,向不同年龄阶段的父母提供教育、咨询服务;2)由基层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妇联为新婚夫妇设立的以优生优育为主要内容的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母范学堂等;3)在农村,主要通过广播父母学校和家庭教育辅导站的形式,推广正确的保育、教育方法。有些地方将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扫除文盲工作相结合,深受群众欢迎。

2、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机构

家庭教育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家长学校一般面对家庭教育的共同问题,而咨询机构则主要解决个别家庭的特殊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这样的咨询服务站近万家,分布在大、中、小城市。随着家庭教育形势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咨询服务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应以研究、咨询机构为主体,广泛吸纳受过专门训练的志愿者,逐步建立和完善集诊断、治疗、咨询、指导、救助功能于一体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为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水平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庭教育活动

妇联、电视台、广播电台等部门应当经常组织如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父母和儿童评选、家庭夏令营、家庭教育小品比赛等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活动,向家长介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观。

4、净化儿童读物市场

为了使青少年的做人教育落到实处,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我们应当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立足现实,借鉴传统蒙养教材编写的经验,认真抓好青少年读物的编写与出版工作。少儿读物的编写,应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寓于通俗易懂的故事、格言、榜样示范之中,从而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5、将家长教育工作纳入宏观社会管理系统

家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奠基石。为了提高家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家长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宏观社会管理系统,予以必要的政策指导和财力支持。不仅要成立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积极开展家庭教育问题研究,而且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家庭教育的相关文件,出版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报刊杂志,编写家长学校培训教材,对家庭教育实践进行科学指导。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