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每个乡镇都应该有一个图书馆,哪怕是一间小屋子都行,只要有了就可能慢慢增加。
每个家庭,也都应该有一些藏书,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书中的知识永远不会改变。带小孩去一个有趣的书店,给孩子一个愉快的阅读氛围,是知识世界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当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来袭,实体书店已经历经其辉煌期,逐渐走向低谷,倒闭、搬家、宿小经营面积……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正消失在城市的地图中
但是,每一个阅读爱好者都有他们最喜欢的书店,让人流连忘返的也不难找,被认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假期,如果让父母们选择一个孩子的去处,相信很多人会选择书店。
与书为伴
没错,书店是孩子们最乐意、家长最放心的一个理想去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看自己喜欢的书,还能认识一些小伙伴,真是孩子们的度假”圣地。
可是,孩子们在书店里一待半天,他们到底翻的是什么书,看的是什么读物,父母们了解过吗?关心过吗?
大多数的家长会认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开卷有益,读什么书都没关系,总比窝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睡懒觉强,更比孩子在外闲逛,甚至偷偷溜进黑网吧让人放心。这当然没错,可是了解一下孩子看了些什么书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显然也是有益的。
良好的环境
事实上,这样几类图书被翻看得最多:一是画本读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看得较多的是图画书,而且是一些公主、魔仙类的图画书,高年级孩子则喜欢看漫画书;而中学生翻得最多的是玄幻、言情、盗墓,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青春小说。而在规模大一点的书店,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往往更加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聚集在不同的书架前,选择他们爱看的书。经典作品、科学美术作品、课业辅导类及各种专业类书柜前,鲜有孩子们的身影这说明,孩子们在书店里是有选择地阅读。换句话说,孩子们更喜欢看那些有着精美插图或离奇故事的读物,这些书往往是孩子们平时在校园和家里不太能够读到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本、作文书及他们认为更有益的读物上。
人们在认真挑选图书
那么,这些公主、魔仙类的画本读物和玄幻、言情、盗墓及网络青春小说值得一读吗?我觉得是可以读的,他们同样可以给孩子以熏陶,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如果孩子在书店里只看这方面的书,甚至整个暑假都沉迷于斯,那就需要加以引导了。泡书店不是坏事,在书的海洋,怎么走”,怎么游”,都错不到哪儿去。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的阅读更健康、更有益、更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我们不能逼迫,不要施压,而是要正确地引导。需要适度的深度阅读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孩子们爱看的这些读物大多属于轻阅读。
所谓轻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不怎么需要思考就能轻松地阅读。轻阅读无害,但益处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认知还处于朦胧期或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轻阅读上,显然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寒窗苦读,这个读”相较于轻阅读的读”,分量和意义当然不一样。从人的趋利性角度来讲,人人都喜欢轻阅读,而不乐意做一个苦行僧”。但是,一个矛盾的现实是,无论是人类各种专业知识的积淀,还是经典名著的滋养,都需要靠精读、苦读来完成,指望轻阅读来实现,几乎不可能。孩子乐意泡在书店,是好事,但泡在书店里的孩子到底在浸润什么,也是我们万万不能忽视的。
认真读书的小朋友
现在少儿图书确实是重灾区,虽然书店里的书是正版,但粗制滥造,因为都觉得小孩反正什么都不懂,好糊弄,而家长为了孩子消费又会很冲动、很盲目。另外,家长给孩子买书,往往有一种心理:希望孩子看了书之后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看完这本书,能学到几个成语;看完那本书,能背熟几首古诗;看完这套绘本,能懂得勇敢地面对挫折……
当然,有很多优秀的图书,能把知识、道理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故事内容中,但也有不少图书,吃准了家长这种心理,把知识、道理用非常粗糙的外壳进行包装。而且像成语故事、古诗词、经典童话等等,往往都是公共版权,随便网上划拉划拉,再找人画点插图,有的连插图都是网上随便找些图,就这么拼拼凑凑出来一本书,因为不涉及稿费,用的也是最便宜的纸张。各方面成本都极其低廉,所以价格也能压得很低,有的家长觉得让孩子学成语嘛,就随便买本成语故事大全,学古诗嘛,就随便买本唐诗大全,封面看着是动漫卡通,孩子应该就能看进去,那么厚一本才十块钱,或者一套十本二十本,才三五十块钱,就掏钱买了。这类书有的销量还非常好。家长给孩子买书,一定要事先自己看看书,看完后再决定。
靠着书架认真读书
在孩子走进书店之前,父母应该与他一起制订一个读书计划,这个暑假,准备翻一翻什么书,认真地读一读什么书,孩子对哪方面的内容感兴趣,例如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地理的⋯⋯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某个较好的出版社,看看它们有没有新的儿童读物推出;让孩子关注某个作家,他有哪些新作品或者有没有他推荐的好作品。书店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泛读的机会,让孩子了解新的图书信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做点读书笔记虽然是在书店蹭读,但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图书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做一点读书笔记,告诉孩子对于感触很深的书,看过之后,可以写一写读后感,重新梳理一遍书中的内容,咀嚼咀嚼,琢磨琢磨,回味回味。这样,才算是真正地读了一本书,消化吸收了一本书的营养。这样的阅读,也才是真正有益的阅读。
与书为友
养成文明阅读的习惯此外,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要敬畏任何一本书,读书的时候,即使是去书店蹭读,也要净手、净心。净手,是要爱惜书,不要弄脏它、损破它;净心,是要保持一颗有涵养的心,在公众场合,不喧闹,阅读的姿态文雅。而对于真正爱不释手的书,那就掏钱把它买回家吧。我觉得,这也算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