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在0-3岁的婴幼儿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但每次咬人事件发生时,背后会有很多颗忧心忡忡的心悬在半空。家长无论是愤怒、尴尬还是愧疚,都对咬人事件没有切实的帮助。那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通常,婴幼儿咬人可能存在下列几个诱因:缺乏语言技巧、环境中某些因素的过度刺激、探究因果关系、缺乏大肢体的运动机会、过渡疲惫或饥饿、长牙、获取关注等等。
知道了宝宝爱咬人的不同原因,那么针对不同原因的宝宝,我们该如何安抚和教育呢?
一、支持沟通和语言技能
*果成人认为目标幼儿咬人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成人可以将适合的语言教会幼儿。
举个栗子:
*壮壮,你也想骑一会儿脚踏车吗?你可以问乐乐,现在轮到我骑了吗?”
*此外,还要帮助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很生气,成人可以说:
"壮壮,你好生气呀!你非常、非常的生气。"
*在了解情绪的基础之上,成人可以提出一种处理该情绪的方法,如撕报纸,击打软垫,画出愤怒的情绪等等。
*最后,成人可以鼓励孩子做发展适宜性的、孩子层面的选择。例如,关于穿什么或和谁一起玩。选择可以让孩子有控制感,从而减少挫败感和咬人行为的发生。
二、帮助孩子克服压力
成人要探究和发现孩子在环境当中的压力来源,到底是声光的原因,还是说心理的原因。有时,当成人感到孩子有压力或即将失去控制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坚定的熊抱。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很有安全感,也是对紧张情绪的一种舒缓。
举个栗子: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探索因果关系,看看他咬人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成人可以尽量提供即时、坚定、不带有情绪化的反馈。"不能咬人。被咬很疼。"然后将注意力从咬人的孩子身上转移到被咬的孩子身上。除此之外,还需帮助孩子了解因果:"因为你咬乐乐,所以现在她哭了。当你咬人时,被咬的人会感觉很疼。不能咬人。"
提供机会让幼儿多参与高能量水平的活动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活跃的活动,成人可以每天都要有高能量水平和活跃的活动。
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
如果孩子是由于过度疲惫而咬人的话,家长可以设法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睡眠。
减缓孩子长牙时的疼痛
如果孩子正在长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冰凉的牙咬胶或冷的磨牙咬巾来咬。
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如果孩子咬人是为了获取关注,成人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陪伴。所谓的"高质量陪伴",不是成人与孩子全程无交流地一起看电视,不是成人拿着手机待在孩子的附近,而是身心临在地享受与幼儿一起度过一段悠闲而轻松的时光。
三、咬人事件发生时,成人应当如何应对?
在咬人事件发生之时,成人要首先保持对自己情绪的觉知。接着,要使用坚定、实事求是的语调(而不是生气的音调或喊叫),和孩子说:不能咬人。被咬很疼。”继而再去评论另一孩子的感受:看,乐乐哭了。她哭是因为你咬了她。被咬很疼。”保持语言的简单明了,也向孩子阐明了咬人时间的因果关系。再下一步,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咬的孩子身上。
通常当一个孩子咬人时,会吸引成人的大部分关注。虽然这种关注是负面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导致咬人的行为继续,而非停止。
当成人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被咬的孩子身上时,可以清楚地向目标孩子表明咬人不会引起成人更多的关注。而且成人对被咬的孩子表示关心和同情也会在向目标幼儿示范同理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三、绝不能使用的停止咬人行为的方法
成人反咬孩子也绝对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有研究表明反咬孩子能够减少咬人事件的发生。只会想孩子传递一种信息:暴力是一种可被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每一个宝宝,天然地需要呵护和爱,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需要耐心对待,不应把他们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在生命之初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拒绝的眼光对待,何其残忍!
孩子还小,没有成熟的思维来指导他们如何去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需求,所以,这更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尊重每个孩子,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用爱与耐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