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收缩疼痛怎么办?
大部分的新妈妈在产后都会出现子宫收缩疼痛,剖宫产妈妈术后尤为明显,这就是所谓的“产后痛”。产后痛的原因和分娩时的子宫阵痛一样,都是子宫间歇性的收缩引起的,通常会持续两三天。产后子宫收缩的目的在于帮助子宫止血,并且将子宫内部残余的血块排出,以促进子宫的恢复,有其正面的意义。通常第一胎产后的子宫,由于子宫肌肉较为有力,能够持续收缩,产后痛的感觉不明显。第二胎以上的子宫,由于子宫肌肉的力量较差,无法持续收缩,必须要间歇性地收缩用力,疼痛的感觉就会比较明显。多胞胎或是羊水过多的新妈妈,产后子宫积满血块没有排空,子宫必须努力收缩,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一般情况下,医师会开帮助子宫收缩的药物,有些产妇对于子宫收缩药的反应较强,就会感到强烈的子宫收缩痛。另外哺喂母乳的产妇,由于宝宝在吸吮的时候会刺激妈妈的脑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引起子宫收缩,故疼痛也会较厉害。如果产后痛的程度很强烈,引起身体不舒服或是焦虑失眠,可以采取下面的步骤改善:1、告知医生,视情况停止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或减量。2、请医生开镇静止痛药物。3、下床走路,帮助子宫积血排空。4、采用俯卧的姿势,可以减轻疼痛。5、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或是冰冷的食物。6、按摩足部的三阴交穴,或是背部膀胱经的相关穴道,可以减轻疼痛。新妈妈要对产后子宫的变化进行观察,不要听其自然,以防出现问题或耽误治疗。子宫疼痛的处理方法大多是使用抗生素、止痛药,并加以适当引流。还有极少数疼痛是因子宫内感染物无法排出,这就必须手术取出感染物了。为使子宫尽快回位,可以选择适当睡姿,经常变换睡姿和卧姿。产后如果一直平卧,多会引起子宫后倾和产后腰痛,还会影响下次受孕,故应经常变换姿势。此外,也不可久坐,也不要用手臂支撑身体哺乳,否则会引起腹痛、关节痛。
手术后第三天宫缩疼,怎么缓解疼痛
按理来说应该差不多,只是顺产前的宫缩持续时间比较长,但是有间歇性;剖腹产后的宫缩基本上是持续性的,加上切口处的摩擦,疼痛会比较敏感,如果没有经历过顺产阵痛的产妇,痛觉就更明显了。个体差异不同,痛觉也会不同。如果术后使用了镇痛的药物,可以缓解。
怎样减轻产后宫缩疼痛?
产后宫缩痛的病因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生产后第一天,子宫维持在脐部高度,然后每天下降一横指,10~14天子宫会回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周回复到正常体积。喂哺母乳者因宝宝吸乳会使体内释出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宫缩痛。产后腹部会发生象抽筋般地疼痛(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这是子宫在收缩,为了使子宫能正常下降到骨盆内所引起的。这种疼痛4~7天后会自然消失。 如何缓解产后宫缩痛? 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 1、改变睡姿让产妇侧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该部位的疼痛,坐时给产妇臀部垫个坐垫也会有帮助。 2、按摩小腹在产后初始几天,自己或家人可用手掌稍微施力帮产妇作环形按摩,一直到感觉该部位变硬即可,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疼痛厉害时,按摩可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 3、热敷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 4、止痛药:若宫缩痛影响到休息及睡眠,应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以用温和的镇静剂止痛。 5、心理护理:以转移注意力、按摩法、深吸气法消除产妇紧张心理,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产后宫缩痛的预防 宫缩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频率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次数太多,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防止宫缩的出现,注意以下各项。 1、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持重物会导致腹部用力,很容易引起宫缩。 2、疲倦时躺下休息,保持安静,会很有效。 3、不要积存压力。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压力积攒后也容易出现腹部变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松。 4、防止着凉。空调使下肢和腰筏工摧继诋荒搓维掸哩部过于寒冷,也容易引起宫缩。可以穿上袜子,盖上毯子,防止着凉也很重要。
产完三胎后子宫收缩疼的历害怎么办
你好,建议:子宫收缩就是痛,正常现象。不痛就不收缩了,不利于子宫恢复。可以用手轻柔腹部,也可以采用俯卧的姿势,可以减轻疼痛。祝您健康!
生产如何缓解疼痛
1、改善生产环境:
在产房里,我们通常会面对明亮的灯光、陌生人、噪音,这些陌生而强烈的刺激,会增加妈妈大脑新皮层的活动,让妈妈感到焦虑而延长产程。
如果可以的话,妈妈可以和医护人员沟通,看是否能够把灯光调节得昏暗一些,并尽量在单人的房间待产,这回让妈妈更舒适更有安全感。
2、舒缓的音乐和视觉化冥想:
在你非常焦虑的时候,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能够让你感觉舒缓的音乐在产房播放。如果医护人员不允许在产房播放音乐,你可以戴上耳机,让自己独自沉浸在音乐带给你的沉静中。
音乐可以带给你一些视觉化的意象,这些意象能够让你抽离于现实的疼痛。尽可能地沉浸在这些视觉化的意象中,你会发现疼痛变轻。而且这种视觉化的冥想并不一定要通过音乐才能实现,你也可以自行想象,把自己从冰冷的产房里剥离出来,想象自己漫步于花园之中,你的子宫颈就像花朵一样盛开;想象自己漫步于海边,海浪一波波地冲击海滩,带来新生的气息……
视觉化冥想在孕期就可以开始练习,结合音乐、想象和呼吸,不但可以缓解分娩疼痛,还可以孕期就与宝宝建立链接。这个部分实操性很强,之后可以单独做一个分享。
3、自如地发出声音
我见过不少妈妈总结自己的顺产经验时,告诫其他妈妈要做一个乖产妇,再疼也要忍住别出声,否则医护人员会不耐烦。我也确实见过一些医护人员,在妈妈们喊叫时制止她们。
在我看来,医护人员制止妈妈喊叫,很大部分原因是让妈妈们节省体力,大声喊叫也会损耗精力,不利于之后的分娩。可能也有少部分医护人员会因为妈妈发出的声音而产生焦虑感。但无论如何,妈妈是分娩过程中的主导,疼痛难忍而咬紧牙关强忍着不出声,也可能会有屏气的危险。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更多应当做的是尽可能地给予妈妈自由感和舒适感,我们也可以和医护人员坦承沟通,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发声方式。
4、简单而有节奏的呼吸
很多妈妈都会分享这样的经验:辛辛苦苦学的拉玛泽呼吸,到了自己生产的时候全都忘光了。其实在疼痛的时候,妈妈只需要能保持自己的呼吸节奏就足够了,如果一定要说到呼吸技巧,那么可以尝试练习慢呼吸和浅呼吸两种方式:
在宫缩很强几乎没有停顿时,妈妈痛得几乎不能行走和说话,这个时候可以用慢呼吸,深吸气直到全身处于紧张的状态,然后再呼吸使全身放松,整个呼吸节奏很慢,很深。
在慢呼吸效果不佳的时候,可以用轻呼吸,轻呼吸是更浅更快的呼吸。
在宫缩疼痛时间很长的时候,妈妈也可以用慢呼吸和轻呼吸交替的方式来缓解疼痛。
5、运动和变换体位
长时期地躺在产床上,并不是最合理的分娩姿势。在分娩的时候如果能够有适当的活动和体位的变换,不但能够减轻妈妈的疼痛,还能够更快地促进产程的进展。散步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也可以靠在丈夫的肩膀上慢舞、趴在分娩球或者桌子上摇摆等。不同的姿势和体位,也需要在孕期就开始做练习,这样才能在分娩时得到很好的运用。
6、转移注意力
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是很好的帮助妈妈转移对疼痛注意力的方式,最近大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特别受妈妈们欢迎,喜欢这部电视剧的妈妈可以事先下载下来在待产的时候看。
7、身边有信任的人陪伴
如果身边有亲近的人来陪伴,会极大地减少妈妈在产房中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一位训练有素的导乐或者经过培训的家人,如果能够一直陪伴在妈妈身旁,给妈妈情感支持和鼓励,将会给予妈妈克服疼痛的力量之源。接下来我就会来分享,陪伴者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来帮助妈妈克服分娩的疼痛。
然后,各种各样帮助妈妈缓解疼痛的方法。
第一,陪伴者可以对妈妈进行简单的触摸和按摩。
各种各样的触摸,比如握着妈妈的手,轻轻抚摸妈妈的脸或者头发,可以给妈妈传递确定的关怀、安慰和支持。按摩则可以帮助妈妈放松和减少疼痛。这种按摩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最简单的情况下,当妈妈的身体哪个部位紧张或者疼痛,你就去用妈妈接受的力道来抚摸、摩挲或者按压就可以了。当然,一个经验丰富的导乐,按摩的手法相对会更为纯熟,她们会熟知双臀挤压、膝部按压等简单有效的按摩方式。
第二,对妈妈进行热敷或者冷敷。
热敷或者冷敷也可以确定地减轻妈妈的疼痛,只是热敷和冷敷需要一些医院设施和材料的支持。比如我们通常用于按摩的米袜需要自制,而且需要医院有微波炉的配备。但群体的智慧是无限的,有妈妈告诉我,可以用暖宝宝代替,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暖宝宝不需要陪伴者的帮助就可以自己搞定热敷!不过要记得避免妈妈收到烫伤,一定要隔着衣物才行。冷敷,最方便的方式是在医院的ATM机器上购买冷藏的饮料,缺点是ATM机器里的饮料保存温度不是很低,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冷却的感觉。
第三,用分娩球减缓骶部疼痛。
分娩球是一个理疗球,妈妈们可以根据身高选用不同直径的分娩球,一般而言,身高<160厘米适用直径55厘米的球,身高>178厘米的妈妈适用直径75厘米的球,其余大部分身高中等的妈妈都适用直径65厘米的球。你可以坐在分娩球上摇摆、站着趴在分娩球上摇摆、也可以跪着趴在分娩球上,这些姿势都可以帮助减缓骶部的疼痛。当然分娩球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在孕期你可以利用分娩球做运动,产后还可以给孩子玩儿。
第四,来自陪伴者的赞扬和鼓励
有时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我会和你在一起。”或者“你很棒,你可以做到!”就能够给妈妈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生完孩子子宫收缩疼的厉害怎么办
展开全部
产后宫缩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口服止痛片,或取山楂100克,水煎加糖服.用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轻揉子宫,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按摩小腹,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生产后第一天,子宫维持在脐部高度,然后每天下降一横指,10~14天子宫会回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周回复到正常体积.喂哺母乳者因宝宝吸乳会使体内释出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宫缩痛.产后腹部会发生象抽筋般地疼痛(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这是子宫在收缩,为了使子宫能正常下降到骨盆内所引起的.这种疼痛4~7天后会自然消失
顺产时痛到不行怎么办
最好是让你老公在你旁边陪着你,首先要在心理上给你足够的勇气,你感觉该出来的时候要努力让你下面放松,小腹用力慢慢把孩子推出来。具体的方法也没什么方法,等到时间了自然而然的就来了,勇敢一点,没什么的。祝你顺顺利利的生出小宝宝咯~ 加油加油,放松放松。
孕妇宫缩时应该怎么办
孕妇在怀孕3个月以后,经常会出现宫缩现象,特别是孕妇感觉疲倦、腹部受力或着凉时,这种现象偶有发生,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危害,只要稍加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应该很容易缓解。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宫缩,与早产、流产性的宫缩时有很大区别的。
生理性子宫收缩自怀孕3个月以后即出现,经常表现为腹部发紧,孕妇发生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孕妇从腹部扪到子宫发硬,每天出现几次而已,以后随着妊娠延续,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强,但没有规律性,强度不会使宫腔内压力超过2KPa,所以没有孕妇生产时产生的宫缩的那么强烈。生理性宫缩并不时坏现象,因为在生理性宫缩的作用下,子宫下部分逐渐形成,宫颈会趋于软化成熟,逐渐过渡到临产的子宫收缩。
如果孕妇收缩强度较大,宫腔内压力超过2KPa,属于有痛性收缩。可能会使孕妇早产或流产,一般这种宫缩常伴有子宫出血,这种宫缩是子宫规律性和伴有剧烈疼痛的,且几乎是几分钟疼痛一次,如果处理不及时,宫颈会缩短,宫口会扩大,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就很容易由先兆早产发展为真正的早产。简单的说就是生理性的宫缩不痛,偶尔发生,没有形成规律性。
所以孕妇平时要注意不要走太多的路和搬重物,随着月龄的增长,胎儿的体重很大程度上对孕妇来讲属于负担;另外,搬运重物会导致腹部受压,很容易引起宫缩。
一旦发生宫缩时,孕妇可以尝试使用呼吸法来临时应对,即闭上眼睛平躺身体,用鼻子深呼吸,用嘴深呼吸放松腹部,用鼻子吸气后,屏住气,然后长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