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过去带孩子没这么累啊,现在带娃怎么这么累?」
我一般会说:「管奴隶的时候也很轻松啊,现代公司治理怎么还要学那么多管理学理论?」
「而且,管奴隶的人,最后都被奴隶造反了。」
今天这篇文章,萌妈想试着从「育儿理念」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即使在家庭中也是长幼有序,「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弟弟从出生开始就得好好听哥哥嫂嫂的话;而当「万年媳妇熬成婆」以后,又是一代屠龙的勇士最终变成恶龙的故事。
这种专制型的育儿方式,父母只需要发号施令就行了,当然轻松了。这类育儿理念
图源:网络,侵删
我国一直很重视幼学童蒙,把孩子留在身边养育;但是欧洲社会则不尽相同。
在17世纪末之前,孩子刚生下来的最初几年,父母与之玩耍就像与动物玩耍一样;随后,儿童很早就会离开双亲,通过学徒制获得教育,在帮成年人干活时掌握所需的知识。
17世纪末,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让孩子得以留在父母身边,并构建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孩子,当时涌现出大量的《童蒙手册》,指导儿童和年轻人如何正确的说话、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回答问题等一系列具体的教条等。
直到19世纪前期,美国还在官方倡导专制型育儿。
作为行为主义者观点的创始者,1920年,约翰·华生(John Watson)担任美国心理学会的
爬到绒布妈妈身上寻求安慰的恒河猴
实际上,正面管教仅仅是全球范围内主流育儿方式之一。
19世纪8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又涌现出一系列育儿方式,包括美国
「为什么老一辈那时带孩子那么轻松,对比现在带娃就像伺候祖宗一样?」
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社会的育儿理念的不断变迁和动荡。
父母也就从「孩子就得听话」到给予孩子「爱和自由」,再到反思「自由的边界」——并不断探索到底管什么?怎么管?要不要管?管得好不好?
这个意义上来看,也是我们在随着社会共同进步。
你觉得为什么老一辈带孩子那么轻松呢?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END
编辑:萌妈 排版:萌妈
图片来源:免费图库unsplash.com
我的知乎ID:Cecilia,有时会直接搬运过来,别举报我抄袭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