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起冲突了,中国家长喜欢制止,看看国外家长和老师是怎么做的

大家好,我是亲子范范,相信很多父母和老师们都经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孩子间打闹冲突。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闹矛盾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每个父母都只想孩子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负。然而,孩子间出现冲突,必然有一方或多或少的是有些吃亏的,那么势必有一方的父母是充满着怒气的。因此,孩子的冲突怎么解决是很多父母和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来学习一下外国父母和老师的解决方法,看看对我们自己有没有启发。

一位华裔妈妈在网上吐槽过,在日本上学的四岁小孩经常被班里的一个孩子欺负,每天都会挂伤回家,要么额头出现擦痕,要么腿部有瘀伤,妈妈非常心疼。这位妈妈以为老师不知道,到学校将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的回答让他很吃惊,是的,我知道你儿子跟别人打架,并且你儿子处于下风。不过请原谅我们不能阻止,因为这是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处理冲突,而不是通过老师或家长来解决。我们对待其他孩子的冲突也是如此。这位妈妈又问了,如果被打伤了或者发生严重的后果怎么办?老师回答说当我们发现他们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停止,但我们不会从一开始就阻止。

孩子起冲突了,中国家长喜欢制止,看看国外家长和老师是怎么做的

过早地介入孩子的冲突,孩子只会更加的依赖大人和老师,并且学不会自行处理冲突。慢慢的,这位华裔妈妈也发现,不少的日本家长也持有相同的态度,两个孩子打架,他们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帮忙也不阻止,除非孩子出现了危及安全的行为,大人才会喝令孩子们停下来。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日本的孩子们大多数是能自行解决的,小孩子的冲突和矛盾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在日本人看来,孩子们争执打架的过程也是锻炼应变力和抗挫力的过程!孩子需要动脑动手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并选择最佳应对策略,如果打输了就要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处理孩子打架这个细节反映了日本教育的深层次的逻辑,让孩子在审时生活中发展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与日本相比,当孩子打架,中国的老师和父母更多的是保护和阻止,干什么?不准打架!刚发现苗头就制止,孩子就丧失了处理危机的机会,也就不能发展出良好的抗挫能力。

有一位孩子的家长在送孩子上大学报名那一天,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愿有人待你好,免你四下流离,无枝可依。愿有人伴你,行遍天涯海角,不离离散。

日本

但这其实是一段幻想!父母幻想孩子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理想化的世界,那里是世外桃源。孩子不用担心来自同伴的压力,不会被同学欺负,没有危险的陌生人,远离疾病与死亡,贫穷与犯罪……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不幸,但我们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实并不像朋友圈的宣言那样,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美好。人这一生不可能只有顺利没有挫折,关键是在于挫折降临的时候有没有能够扛起挫折的肩膀与意志!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铜墙铁壁,刀枪不入,要能经受住事实带给他们的头破血流。他们必须从一次又一次小小的受伤流血开始磨练自己,生病才能产生抗体,受挫才能造就韧性!

日本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给到孩子保留最真实的生活,帮助他们独立地面对世界,不是为了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而是让他们在想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我们的保护让他无法展翼飞翔!

所以,不要让我们自己成为孩子独立的障碍,我们要借鉴他人的教育方法,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给孩子一些磨练和挫折,不要把孩子一直放在温室里,要让孩子经历风雨,因为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关注亲子范范”,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