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做妈咪 你是第一次做baby
我们两个都哭鼻子 抱抱你 没关系
我的超能力是妈咪 你的超能力是baby
我们两个都爱学习 很高兴 遇见你
一个叫妈妈的魔咒 开启了甜美的战斗
就好像火星撞地球 爆炸温柔 谢谢你来遇见我
是的,就像这首歌词里面说的,因为一个叫妈妈的魔咒,从此开启了与孩子甜蜜的战斗。也因为第一次做妈妈,做了很多对不起孩子的事情。看着现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感叹时间过得飞快之外,曾经孩子受过的难时常在我脑中浮现。
那些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无能,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这些萍妈跳过的坑希望妈妈们不要再遇到!
怀大宝时有段时间住在老家,因为婆婆也第一次当奶奶,觉得要给孩子多补点。 那时隔壁的老叔经常上山抓一些野货,而婆婆觉得多吃点山货对孩子好。于是在那样一个炎热的夏天,身为孕妇的我吃了很多山货。
没几天我又回娘家,老爸老妈又准备了一些食材补品。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吃,为了孩子还是很努力的吃了一点。偏爱瓜子的我又闲不下嘴。在老妈家住的那2天又吃了好多瓜子。
没想到第3天开始,萍妈就全身忽冷忽热,喝了一大罐的水还是没用。跑去镇上的卫生院,一测体温高达39度,医生指责性的说:这么热的天,你吃那么多进补的干什么,你不知道孕妇的体质偏热吗?不懂夏天要多吃些清淡的吗?现在我也只能给你开一点药,孕妇发烧孩子会很危险的,回去多喝水观察。
回家吃完药后还是忽冷忽热,高烧一直不退,老爸老妈也着急。这时候的我也开始担心:这样发烧下去,宝宝会不会保不住?为了大人孩子,我们赶去了县医院。认识的医生,看我烧的高又焦急的样子,很宽慰的对我说:如果孩子脆弱,你绊一跤都会没有,不要小看孩子的生命力。我给你开的药不会伤害孩子,自己要放松一点。但是现在必须挂瓶,炎症才会消退。
于是在家人和医生的帮助下,住了4天后我就出院了。回家后我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不看一些孕期的相关知识,让大人孩子都受罪。所以现在怀二宝,我都不敢忽视。宁愿清淡一些,因为我自身的体质就偏热,再加上是孕妇的特质,所以规律健康的饮食对孕妇真的很重要。
给孩子塑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很重要从怀孕后萍妈就辞职,生完大宝后也一直住在婆家。因为刚嫁过来,对周围的邻居也不熟,再加上婆家这边每家住的都很分散,而大多的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基本是老人家留守。认识的没几个,老公也在外地工作,所以在孩子断奶前,我真的很宅。除了去老公奶奶家和叔叔家,孩子接触的人真的很少。
那时候我也不好意思常回娘家,一方面父母真的帮不了什么,另一方面也是怕嫂子有意见。因为侄子那时候也才7、8个月大,嫂子又上班,家里还有2个大的。偶尔回娘家,老妈就会对邻居说,自己要带个孙子,都没办法帮女儿。在婆家,至少公公婆婆会搭把手。感觉对不起女儿。
萍妈自身性格也比较内敛,不爱说话。造成与孩子的交流很少,更不会和孩子说:宝宝,妈妈爱你呦。宝宝,你看看我们今天吃什么?这样常见的话语。那时候的自己完全不知道语音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婴幼儿时期的大宝很不好带,要么不睡要么就哭,第一次当妈妈的我经常身心俱疲,无人诉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安静睡着的时刻。
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这样说:
宝宝一出生,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其带来的让人难以置信、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便是大脑的构造,影响孩子所有的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力、感情、动手能力。当然还有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将为孩子日后的社交、情商和认知能力的开发奠定基础。
孩子们长大后的言行会和自己的父母很像。甚至在孩子完全会说话后,他善不善谈就要看他父母在家如何表现和示范的了”
萍妈一直认为是自己早期给孩子的语言刺激太少,才造成孩子现在的性格。虽然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都叨叨念,可是一到外面就像小绵羊,不爱和别人交流。所以当别人说你家孩子有点内向时,我觉得心里很痛。虽然我知道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也有遗传的可能。可是也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带孩子出门,不多和孩子讲话,哪怕是最简单的日常交流,讲讲今天吃什么玩什么。
我常想当初如果和孩子多交流,现在孩子是否会更开朗一些?
护理不当让孩子在2周岁前挂瓶3次大宝第1次挂瓶是因为幼儿急疹,发高烧到40度,全家都吓到,深怕烧坏脑。那时候萍妈就觉得烧那么高可是孩子精神还那么好,完全不像是普通的发烧。可是看温度那么高,还是担心。于是带去医院,医生让抽血化验。说普通幼儿急症是不用挂瓶的,可是你家孩子免疫力太低,怕有危险需要挂瓶。啥都不懂的我们,只能听医生的话,才7个多月的孩子接受了人生的第1次挂瓶。
可是后来回想,生病的孩子免疫力本来就低,真的有必要靠输液来提高吗?而幼儿急症本身是不需要挂瓶的,孩子疹子全部发出来后再来提高免疫力也不迟啊。
而第2、3次挂瓶都是因为咽峡炎。一次秋季一次夏季,至今还记得孩子看到穿白大褂的护士医生就大哭的场景,心疼的不行。婆婆看着孩子的血管一直扎不到位,被扎2.3次,默默的背过身擦眼泪。都说生病的孩子最娇弱,最依恋妈妈。犹记得那时候孩子挂瓶一定要抱着在走廊上楼梯上走,一进病房就哭。萍妈那时候已经上班,因为这事请假了2次,在这期间没有一天睡好。等孩子好了,自己也累倒。
时常想,是不是自己照顾不当,饮食不当,才让孩子得咽峡炎。还是自己坚持的不够,医生说什么都听。后来同事的孩子也得咽峡炎,他们都是吃着药就好了。医生朋友后来和我说,其实有些自己在家护理好了,是可以不用住院的。
可是看着孩子烧的那么厉害,精神那么差,啥主见都没了,只想着让孩子快点好。没想到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一次次的输液体验,一次次的害怕!
这样的坑其实还有很多,因为缺乏孕期知识,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才让孩子一次次受到无形的伤害。如果当初我能多看些亲密育儿的书本,多一些知识去处理日常发生的问题,也许孩子就不用多受罪!
孩子早已忘记了这些事情,可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永远记得孩子每次生过的病受过的难!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能为你付出了一切,到后来才发现,成全的,偷懒的,一直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