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孩子的天性以及学习枯燥乏味的性质,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动不动就发脾气,不想学习。这样对学习的兴趣是很大的打击,也会越发对学习产生排斥。
我的一个侄儿,有一次在他家做客,正好他在写作业,闲暇之余就想去看一下他在写什么。正当我走到他身后时,看到他作业本上是胡乱涂写的线条,开头寥寥两三句话。发现我在他身后,慌忙的挡住乱画的地方,假装看着开头在思考。
其实这种厌烦的情绪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但是对于那些不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来说,这无异于是学习路上的一大绊脚石,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都知道孩子情绪一直是家长教育的一大难题,但众所周知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家长能够利用好"情绪记忆",则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家长可以面对孩子记忆差的问题可以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意指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可保存在记忆中。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和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例如,当某人回想起以前一次战斗胜利的情景时,当时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再现,他好像再一次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和欢快。比较强烈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情绪和情感保持较久并容易再现。
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情绪记忆往往较其它记忆更为牢固。有时经历的事实已有所遗忘,但激动或沮丧的情绪依然留在记忆中。情绪记忆在文艺创作和表演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和记忆的关系多年前,两种不同类型干细胞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距离理解大脑如何调节记忆和情绪更进了一步。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大脑海马区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而海马体一直被认为是大脑中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的一个区域。这项发现或许会对记忆和情绪相关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
对此,研究者解释说:我们识别出的这些干细胞,已被确定可以生成新的神经细胞。大脑中新神经细胞的产生,是个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过程,但是这种新神经细胞的产生,却对学习和认知功能特别重要。”
对此,昆士兰脑研究所主任Perry Bartlett教授解释说:
这项发现解决了一个长久以来有关海马体中新神经元诞生的谜团。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神经细胞都是一样的,所以常常不能够理解大脑是如何去调节不同的行为,比如学习能力和情绪。不同干细胞群的存在,说明会有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产生,于是便可以解释海马体的不同功能。”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听她讲了和孩子出去玩时发生的一件事,到现在脑袋里面还在想着她和孩子的对话:
"妈妈,我知道,一直往那边那个方向走然后转个弯就就对了。"
"真的是这样走的耶,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你记忆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嘻嘻,之前你们带我来这里的时候我记得那边有个卖我最喜欢吃的冰淇淋的店。我吃了那里的冰淇淋心情好好啊,妈妈,等下我们到了那边你给我买一个好不好?"
这位朋友说:其实,孩子的记忆力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都会说她是不是"鱼的记忆",常常忘记东西放在哪里了。可是今天,在她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的时候,孩子却想起来应该怎么走,她在想很有可能是当时孩子的心情状态很好,进而使她记住了,这就是一种"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的来源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突然看到某个场景,听到某句话或者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然后整个人的情绪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明明上一秒还开开心心,下一刻就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了。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情绪记忆的影响,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愉快。
听一位朋友说,她孩子一起外出逛街。突然,孩子紧紧地抱着她,开始大哭。看到孩子的表现,她吓了一大跳。急忙问孩子:"宝贝,你怎么啦?"
孩子只是不停地哭,没有回答问题。她和孩子一起坐到街边的一条凳子上,并不断地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到孩子把情绪稳定下来了,问道:"宝贝,你刚才是看到什么东西,或是突然想起什么事情了吗?怎么这么难过呀?"
孩子还是没有说话,但是,他指了指远处的正在转动的摩天轮。孩子的那么一个行为,她顿时就明白了孩子刚才的表现。自从孩子上次去游乐场坐了摩天轮之后,孩子对摩天轮一直都有阴影。
现在,孩子一看到摩天轮,就想起自己在游乐场里、在摩天轮里紧张的情景,孩子自然是会表现地有些紧张、激动。不仅是这样,如果孩子遇到一些曾经让他高兴的东西或者场所时,孩子就会表现地很兴奋。
孩子这种莫名情绪激烈的表现,其实就是"情绪记忆"起了作用。
很多父母并不了解"情绪记忆",所以,当孩子突然出现某一种情绪时,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其实,父母并不用太担心,孩子精神出现问题的几率很低,最可能的原因还是"情绪记忆"。
父母应该怎么做? 减少孩子焦虑和恐惧当人处于焦虑中时,往往会更多地使用情绪脑。所以家长平时应该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他们表现出焦虑了,就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消除这种情绪。其实这也不难达到,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他们的心理需求,也很容易得到满足。
所以父母需要引导他们把注意力从焦虑源上转移开来,引向让他们快乐的事上去。只要不再焦虑,大脑就可以产生更多的α波,从而让孩子更多地使用理性脑。
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情绪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孩子是比较欠缺的,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可以让他们这方面的能力逐渐得到强化。
每当孩子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情绪的时候,父母就应该主动介入,通过转移注意等方式,让他的情绪得到消解。等到情绪稍微平复之后,则可以进行引导,给他讲道理,让他渐渐明白控制情绪的必要性以及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当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并且不再饱受焦虑或者恐惧困扰的时候,他就会很自然地倾向于使用理性脑来处理。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会变得更好,记忆力也更佳,做决策的时候,也会表现地更成熟。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以上的案例后,对孩子的情绪记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相信大家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不动就生气,为什么会对学习有抵触、排斥。
我们有时候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相信这样不仅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还能增加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两代人之间关系更亲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