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宝宝有情感世界你居然不知道?怪不得总是害怕分离焦虑症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体和智利智力上都按部就班的达到教科书上的每一个阶段,像是完成某个小目标一样的到达某个阶段。

他们总是认为:宝宝那么小,还听不懂,看不懂。

所以他们坚持着只管孩子吃得饱,睡得好,玩的好。

在引导导过程中,往往都忽视了宝宝最重要的的情感世界的发展。

小宝宝有情感世界你居然不知道?怪不得总是害怕分离焦虑症

----------------- 01------------------有的家长一定会怀疑:那么小的宝宝也有情感世界?

经常听妈妈们抱怨家里的宝宝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每天黏着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

最严重的是一个妈妈说起她九个月大的宝宝,突然之间,他的整个世界都围绕着她转。

只要宝妈离开她宝宝的视线超过30秒,就立即听到宝宝的嚎啕大哭。但是只要宝妈一出现并抱起他,他就立即停止哭声,像关了水龙头一样。

作为旁观者,我却看出了她是如何引导她宝宝发展成今天严重的分离焦虑,她的神情告诉了我一切。

当这位妈妈把孩子放在地上的垫子时,宝宝就自己爬过去抓眼前的玩具,然后妈妈就坐到离垫子不远的座位上。

这时宝宝一转头没看到妈妈,就立马哇哇大哭,这位妈妈立即从位置上弹起来,慌慌张张的跑过去立马抱起孩子,眼里满是慌张,语句里满是对宝宝找不着她而感到的歉意。

宝宝停止哭泣后,她又拿起玩具逗宝宝,顺便放下宝宝回到垫子上,而这时她就选择一直蹲在垫子旁边,让宝宝一直能看到她。

就这样短暂接触的几分钟,我想很多妈妈也会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又将去处理呢?

-----------------02----------------- 其实从宝宝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嘹亮的哭声开始,他就在跟我们传达他的情感:他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宝宝大脑中的脑边缘系统开始控制着宝宝的的情感世界。

在4个月之前,哭是宝宝表达情感和需要的唯一方式。

当我们仔细去了解他的哭声,我们就会从他的哭声中分辨不同的信号,是纸尿裤湿了?饿了?热了?

当我们为他的哭声作出回应时,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就开始建立起来。

他通过哭声成功引起家长的注意,说明这招是奏效的。

而如果我们忽视了宝宝的哭声或者没有辨别出哭声里的信号,宝宝会失落,甚至会对他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4个月后,宝宝的大脑发育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不同的哭声传递的信号更多了,除了日常的身体反应以外,还加多了情绪变化。

比如说无聊了?疲劳了?多样丰富的表情也时刻都在努力跟大人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个阶段以后的宝宝,开始辨认家人的面孔,熟悉的房间,自己的小床,玩起玩具来也逐渐得心应手。

如果你拿玩偶逗他,他甚至会咯咯的笑出声。

如果你这时候开始对他实行吃、玩、睡”,那么他就会快速的适应最初的情绪基本管理。

8个月到1岁,此时的大宝宝在情绪上已经进阶到一天之内有好多次积极的和消极的变化。

他和你以及家里每天接触的人的感情随之加深了,在陌生人面前已经会表现出抗拒了,在熟悉的人短暂消失时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分离焦虑也会在这个阶段渐渐的表现出来。

分离焦虑症

-----------------03-----------------H1但是如果我们在他0到8个月期间分析了解他的情感世界,那么这段分离焦虑将会很快的消失。

正如我们文章前提到的那位妈妈,如果说她没有选择用慌张的神情和充满歉意的语句回应宝宝,而是换一种愉快的方式:

在宝宝哭着找她时,她先隔空叫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知道妈妈没有离开,再不慌不忙的过去,蹲在和宝宝同时线的距离,用摸摸头或者摸摸手的肢体触摸动作安抚宝宝的情绪,再用愉快的语气跟宝宝说话.

这样平衡宝宝的情绪,将会增加宝宝独立的信心,使他的情感世界得到认可。

著名作家特雷西曾在她的畅销书中提到宝宝们大致可以分成五种不同的类型,天使型、教科书型、敏感型、活跃型和坏脾气型。

不管什么类型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拥有最原始的素质和脾性。

这两大要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当我们家长接受和配合他的天性,那么在接下来面对分离焦虑症的问题就不是什么头疼的事情。

对于宝宝的情感世界,家长们一定要忘记想象中的宝宝,着眼于现实中的宝宝,坚信宝宝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宝宝有不同的思想,鼓励宝宝走自己想走的道路。
当父母不尊重宝宝的情感时,另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强迫宝宝去顺从,使他成长为自己想象中的宝宝。
这样反规律生长的宝宝只有弊大于利,越来越敏感、脾气会越来越暴躁,这时候所谓的信任感”就是无稽之谈。
家长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善于观察宝宝发出的信号,理解和接受宝宝的脾性。
不要轻易的否定宝宝的感觉,你的回应需要与他一致。即使有不同的分歧,但仍需先认可他的做法,再说出自己大人的想法。

当我们感受到宝宝的情感世界时,眼前的宝宝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天使宝宝”。

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