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现在15个月了,从上个月才学会走路,我也发现最近几天吃手特别厉害。
刚才看了大家的答案才知道,原来是宝宝缺乏安全感,宝宝刚刚学会走路这期间因为他会自己去探索新的环境。有时候会看到陌生的环境,接触的陌生的人也多了。所以只能靠吃手来给自己一些安全感和自我安慰找满足感。
啃指甲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无聊,无聊又没事干,找不到趁手的东西就啃着指甲发呆。
啃指甲第三个原因就是指甲那里有一点点裂缝,但我就是看它不爽,然后就喜欢啃,啃第一下可能发现指甲不平了,就想着给啃平了,然后指甲就没剩一点,啃完一个发现别的长就这个没有指甲又觉得看着不舒服,最后都啃了。
后来被我妈发现了,可凶残了,看到我啃一次就打我手,当然不是那种暴力的打,就只是拍一下让我不要啃,然后指甲全给我剪掉了。习惯了一段时间的没指甲之后就没怎么想起来。
###宝宝啃指甲、吃手等行为,是情感发育的一部分
1、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把东西本能地放在嘴里,以此满足口唇欲,以此来发展宝宝信任和乐观的人格特征。
2、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两岁前的宝宝来说,嘴巴是他们的愉悦中心”,宝宝不仅仅通过嘴巴来认识和感知世界,而自身的精神满足,绝大部分也来自嘴巴。
3、当宝宝吸吮、咬、嚼这些看似小小的动作,可以给宝宝带来相对的安全感、稳定感和愉悦感。
孩子为什么总爱啃指甲
好奇 ,无聊,缓解焦虑和恐惧,或模仿他人。 帮助孩子缓解生活压力,如课外班、运动以及游泳等,当孩子想停下来时,宝妈宝爸要帮助他停下来。为帮助宝宝努力摆脱这种糟糕的习惯,那么转移他的注意力,是最好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0—6个月内会有吃手的情况,但他们并不知道吃的是手”,只是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用口来研究这个好玩的玩具”,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可以让宝宝尽情地吃”。
但是,如果孩子长到两岁后还老是吃手或啃咬指甲,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因为大部分孩子不仅仅是单纯的啃咬指甲问题,往往还伴随着好动、脾气大等问题。
孩子啃咬指甲的主要表现为:
在啃指甲时一般是无选择性地咬十个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短而参差不齐。
有些孩子当注意力被某种东西所吸引或在他们精神紧张时也会啃咬其随身的其它东西,如铅笔、手帕等。
由于反复地啃咬指甲,会使指甲四周出血或指甲畸形,甚至发生甲沟炎、甲周疣、门牙缘的小裂痕、齿龈炎。
内容
孩子经常地咬手指甲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考虑是不是孩子平时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孩子有经常咬手指甲,大多和家长没有及时的给孩子剪指甲有一定的关系。第二、还要考虑有没有病理方面的因素,比如孩子贫血会出现一种异食癖,可能会出现咬指甲的情况,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是否有血红蛋白的降低来明确。第三、还要考虑是否孩子咬指甲和指甲本身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指甲生长的过程当中出现畸形,或者出现指甲营养不良,造成指甲局部的不舒服,孩子可能会出现咬手指甲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到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理。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理。
###不少孩子在一定的年纪都会有自己的小毛病,啃指甲,咬手指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毛病,年龄段不同孩子咬手指、啃指甲的理由甚至是动机都不一样。
0到2岁的孩子:孩子在这个时候属于口欲期,在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孩子最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口里,感受这个东西的质感、味道,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强行阻止,保证孩子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干净无细菌,双手注意清洁,不用强行阻止孩子吃手。
如果是大一些的小朋友,在不缺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那就要在生活中观察一下是不是某些事情让他紧张,有压力。如果是这样的话,要多关心和理解孩子,对孩子更加宽容一些,慢慢会好起来的。
我的孩子也有过咬指甲的习惯,发现她只要紧张,压力大的时候,挨骂,收到指责时,就会咬。如果心情愉快,放松,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出现啃指甲,反映了心理情绪:不安,自卑、抑郁、敌对感情状态,这说明了孩子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又些孩子啃手指是因为受老师批评,训斥,导致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我们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卫生,更要以耐心对待和鼓励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孩子会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