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家长,真的不易,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做,我们也要不断试错。
一,错过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时段。
因为我们要打拼事业,30多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一心扑在工作,事业中,想耍出人头地,留给孩子的时间很少,而孩子却恰值成型的好时段,沒有指导,只有放任;沒有监督,只有溺爱;沒有以身作则,只有劳骚抱怨,于是我们的孩子开始任性,随意,满不在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甚至沒有树立良好的品德。
二,过分重视外因的作用。
择校,择班,择老师,我们学懂了孟母的三迁,却忽略了孟母的断杼;总认为选择一个好学校,好环境,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可以不努力就成功,你不知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忽略了孩子自身,再好的学校,老师,同学与你何干?
三,成绩决定一切。
孩子成绩好,其他的的毛病都可以不计;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其他什么都没必要学。这样下来,上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变成自私、冷酷的人。教孩子读书比教孩子应试更重要,因为书是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我们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
四,帮孩子做好他的事。
就像给家长布置作业这件事,我们怎么可以把孩子要做的事堂皇地转给家长做呢?就像陪学的家长,自己先学会再教孩子,就像给孩子找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本是学生自己的事,久而久之,己经成了家长的事,他们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怎么会尽心尽为做好呢?另外在家里你不是把所有的事都承担了?你让孩子做家务吗?
五,鼓励就能培养自信。
自信确实是在成功体验及赞许中培养而成的。其实自信天赋就有,后天要强化,需要三个要素,一是成功,二是体验,三是赞许,所以你不要认为光赞许就行,这样你会培养出自负、目空一切的孩子。任何一位成才之人,都经历过挫折教育,因为做任何事都不容易,自负之人经不起挫折,现在的学霸有人不就栽倒在挫折中了。
我是一位成长中的家长,我也在试错中改正学习,我知道孩子的成功可能就是我的合格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