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ph值与水的酸碱度什么关系
其实pH值就是一个化学标记,是用来测量某种溶液的酸碱度。众所周知,水是H2O组成(即2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在一般情况下,水是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出氢(H+)离子和氢氧根(OH-)离子。实质上氢离子就是氢的原子核,所以氢离子不可能单独存在于水中,而是与未电离的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H2O或写成H3O+。为了表示方便,通常简写为:H2O H++OH-。当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25℃)纯水中H+和OH-的浓度都等于10-7M。由于1升水(约55.6摩尔)中仅有10-7摩尔水分子发生电离,所以电离前后水分子的摩尔数几乎不变,可以看作是个常数。由于在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溶液中总是存在H+和OH-。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和OH-的相对大小。在纯水中(H+)=( OH-),如果在纯水中加少量的酸(增加H+浓度)或加少量碱(增加OH-浓度)形成稀溶液时,则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改变(H+)和(OH-)的相对大小,使其不再相等,使水呈酸性或碱性。(中性溶液:(H+)=10-7M,酸性溶液(H+)>10-7M,碱性溶液(H+)<10-7M)(H+)的大小虽然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其不方便之处(例如:0.1MHAC溶液(H+)=1.34×10-3M、0.1NH3•H20溶液,(H+)=7.64×10-12M)为了方便应用,在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OERNSEN(泽伦森)建议将此不便使用的数值用对数代替,并定义为pH值(pH是拉丁语PONDNS HYDROGENII一词的缩写)即氢离子(H+)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pH= -1g(H+))pH值和溶液的酸碱性间的关系用0-14表示,7为中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
pH与物质的量浓度有什么关系?
pH事实上是对水溶液中H+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以十为底的负对数。(不知道有没有学高一数学)举个例子,比如pH是3,就说明溶液中H+浓度是10-3(十的负三次方),此时浓度较高,溶液呈酸性;pH是12,就说明是10-12,浓度较低,所以显碱性。同时注意,H+与OH-的浓度积是定值,即10-14,叫做水的电离常数(Kw)。所以pH其实就是pKw……(不多说了,有兴趣自己看看平衡)
酸溶液浓度和pH值还有解离度关系如何?
酸溶液要是弱酸,选A,强酸就没答案了
解离度就是电离的分子数除以总分子数
解离度和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温度越高解离度 越大。pH和解离度和浓度都有关系,但是应该和浓度的关系大一些,所以浓度越小pH越大。
ph值与酸的量浓度有关么?跟什么有关(求解时)?
只和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有关。氢离子的浓度是10的负几次方每摩尔,PH就是几。n(氢离子)=0.1,PH=1;n(氢离子)=1,PH=0
酸碱性浓度关系?
这个问题要看溶液的酸碱性是由酸、碱的电离造成的还是由盐的水解造成的
1.如果溶液的酸碱性是由酸、碱的电离造成的
则在酸性溶液中C(OH-)溶=C(OH-)水=C(H+)水
在碱性溶液中C(H+)溶=C(H+)水=C(OH-)水
2.如果溶液的酸碱性是由盐的水解造成的
则在酸性溶液中C(OH-)溶=C(OH-)水=10^-14/C(H+)水
在碱性溶液中C(H+)溶=C(H+)水=10^-14/C(OH-)水
酸度与PH值的关系
酸度就是氢离子的浓度,用pH表示,pH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所以pH越大,酸度越小;反之,酸度越大。
酸度与PH值的区别和联系
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PH值的定义方式:PH=-lg{H+} 1.酸度的数值越大说明溶液酸性越强 2.不管在任何温度下,中性的溶液AG永远是0。与此不同的是,习惯上认定25摄氏度的中性溶液pH=7,其他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都不是7.此外,酸度AG的值域是R,而传统上pH的值域是0~14
物质的量浓度与PH值有关吗?
物质的量浓度 概念 ,楼上的说的好了,
而溶液的 pH =-lgc(H+)
也就是H+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溶液的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