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炼哥
熊敏老师,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70年代开始在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任教二十余载,主攻幼儿心理学,主要论著有:《幼儿教育手册》、《怎么发展幼儿语言》、《对未来幼教师资培训的思考》、《性别教育的思考》、《对初中偏差生的教育》、《小幼衔接——如何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
幼教专家熊老师来到新西兰旅游。虽然退休已久,但是出于职业习惯,熊老师还是抽空参观了两家奥克兰的幼儿园。那么,在这位老专家眼里,新西兰的幼儿园教育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规模不一样:相对于国内幼儿园小、中、大班的设置,新西兰的幼儿园规模小了很多,大部分幼儿园只有20个左右的孩子,3-5岁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并不再分班了。和国内一样的是,政府对于老师资源的配置要求,师生比例都是1:8,不过就新西兰的实际情况而言,6个、甚至4个孩子就可以有一个老师负责了。小国寡民嘛。
这就是一个幼儿园里所有的学生了。
看看图片右上角挂的灯笼,是不是还有些中国特色呢?当时正好是中国的春节,幼儿园里面特意为孩子们讲解春节的由来,还找来了这些中国元素作为点缀。我的一个朋友还被孩子的幼儿园邀请去表演古筝。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新西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政府鼓励各种文化和谐共生、彼此交流;而这种多文化的交融,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两国幼儿园的室内室外环境也不一样:新西兰幼儿园的室外面积比例相对大一些,地广人稀嘛,而且也没有雾霾。室外除了游乐设施,还一定会有蔬菜种植空间,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蔬菜、观察植物的生长。新西兰幼儿园室内也不是很追求整洁,老师也不会要求孩子们有什么统一的坐姿、站姿,孩子们怎么尖叫跑跳,老师也不会管,非常的随意。
中间郁郁葱葱的就是蔬菜园地啦!
在幼儿园室外的墙上挂着很多雨鞋,都是家长们捐赠”的废旧鞋子,里面是小朋友们亲手种植的小植被。
这是孩子们的涂鸦操作台。孩子们呢?都跑到户外去玩啦!
新西兰幼儿园和国内的教学活动内容不一样:新西兰幼儿园也是有教学的哦,并非只是傻玩和放羊。当然,课本上的内容相对国内那是简单多了,看图识物啊,数数啊;但是新西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内容还是挺有特色的。从下图可以看到,幼儿园的户外玩具是迷你的水管管道和木工桌,感觉像是蓝翔技校的附属幼儿园。
熊老师在观察幼儿园户外设施,沙坑、管道和木工桌
两国的幼儿园伙食内容差距比较大:中国的幼儿园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非常周到。新西兰的幼儿园就简单多了。有的幼儿园什么都不管,孩子中午是自己带饭。这边的午餐都很简单,一般家长带些水果和三明治之类的冷餐。下图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教室外面吃午饭。注意到没有,很多小朋友都是光着脚的哦。即使是冬天,新西兰也有很多人赤脚或者只穿夹脚拖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
也有的幼儿园提供午餐,并有专业的营养师——当然,这是私立幼儿园,价格会比公立的贵。
幼儿园老师的风格不一样:新西兰整体的着装风格就是比较随意,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一起也不会太讲究:会戴墨镜(因为这里确实很晒啊),也会光着脚(这是本地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中午并不强制要求孩子睡觉,有的幼儿园会提供专门的小屋子给想睡觉的孩子,不想睡觉的可以随便玩,只要不打扰别人休息就可以了。
熊老师和幼儿园园长合影
熊老师点评:国内引进蒙台梭利方法论也有几十年了,但是在执行细节上面,相比新西兰还是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天性。这真是知易行难啊。
相关文章:
新西兰教育:感受食物的意义
STEAM教育在新西兰
八年来,这个澳洲游学项目的满意度是100%
2020年寒假,到布里斯班游学啦!10月15日之前报名,还有优惠哦
我们可以提供的服务:
澳新中小学游学租车包车服务移民留学咨询澳新产品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