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这里是小费说育儿,小费先给大家讲个真事。鲁为民是初二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打瞌睡,每天虽然都交了作业,但一看就是抄袭别人的,连错误的地方都一样。班主任张老师刚接手这个班,有同学悄悄地告诉她,鲁为民每天放学后都去网吧里打游戏,有时候还伙同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打架。看到鲁为民这个样子,她既生气又心痛。张老师还了解到,鲁为民的父母忙着做生意,平时只知道给儿子钱,对他的关心比较少。张老师试肴跟鲁为民的父母谈过几次,他们都表示会好好管教孩子。位是他们所谓的管教只是让鲁为民的爷爷每天放学后去接他,以免他继续打架。而这正是鲁为民求之不得的,因为爷爷奶奶家有电脑,而且能上网,那是堂哥留下的。鲁为民的堂哥在上大学,平时不在家。爷爷奶奶不懂电脑,他就以查资料的名义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玩游戏。所以,有了爷爷接送,鲁为民还是抄褒作业。张老师曾在放学时多次提醒过鲁为民的爷爷,但他爷爷每次都说:谢谢老师费心了,回家我一定好好管教他。”然后就替鲁为民背着书包,带他回家了,张老师很失望。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谁都是希望咱们孩子的老师能把咱的孩子教育好,谁不这么想呢。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不管了,把所有教育的事情全让老师自己承担的。老师只是做他更专业的教育,但是父母亲的教育是谁都替代不了的。当家长的责任全推给老师和学校,还推给了儿子的爷奶。大家怎么看,教育孩子全是靠别人吗,自己就可以不管不顾了吗,孩子的爷奶并没有管教孙子的意识。他们只是将孙子当小孩看待,当小孩一样宠,只要他吃饱穿暖,不出去做坏事就行了。至于他是否认真学习,是否珍惜时间,是否珍惜老师和家长的劳动,是否有对将来的打算,老人和父母都没有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老师在责任心驱使下所做的一些努力都变成了一相情愿,变得看似多管闲事。在受挫之后,张老师很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算了,学生父母都不在乎,我这个外人又何必要坚持?”失望之下,她就会放弃对鲁为民的管教,毕竟作为教师,她要操心的不止一个学生。如果舆论要谴责张老师,也只能说她责任心不够强,而不是说她完全没有责任心。如果鲁为民的父母能够跟老师合作,多给老师一些支持,也许書为民能够逐渐戒除网瘾,成为一个阳光的中学生。
教育劳动是在幵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要受到来自爸爸妈妈家庭的、社会跟老师学校的三方面教育。
学生和家长还是有各行各业的伙伴关系,家庭生活中接触到的事最初的社会规范哦,之后所有的道德观念和习惯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孩子从开始小的时候在自己的家里接收到好的教育,到了学校也是一样的,也会顺顺利利的进行着的。相反,假如孩子没有家庭的教育,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其他长辈,那里接收到了不好的教育。那以后在学校社会上,接受老师,还有来自社会的教育就难接受。
这个的同时,如果家庭教育是不好的,或者根本没有的话,也会给后来在学校的生活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处。学校相当于从头开始教育学生了,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去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和缺点不是吗,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后,就要尽量的避免父母辈的教育、还有社会中的环境因素,跟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产生冲突,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本身的素质,还要学习怎么教好孩子,好好的配合老师教孩子。
对教师工作的支持有多方面,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父母要帮助老师确立其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虽然教师威信的确立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和专业能力孩子也会跟着学,不尊重老师。就很难在孩子面前传播正确的尊师意识,还会有很多埋怨和不理解。当家长的对孩子抱很大希望,可孩子需要慢慢的进步,着急也没有用啊不是,谁也不会一下子马上成才,所以怪孩子怪老师都是不应该的,说老师水平不行,教不好孩子,或者根本没有尽力。当老师总结和指出孩子的缺点时,有的家长会觉得不舒服,觉得老师偏心,不注重孩子的优点,然后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例如,一位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并责令写检讨,就赌气不去上学,结果学生的妈妈找到老师办公室大吵大闹,骂老师不该怎样怎样的对待孩子,还耽误老师给其他的学生授课,教育孩子需要双方的配合,一起树立威信,让孩子帮老师跟家长当做好的学习榜样才行,相互信任,尊重,这样孩子也会跟着学的。
学校教育主要承担的是文化教育和价翻、人生观、道德观教育,但是老师跟家长要一起配合好,才能正确培养孩子。
父母千万别将所有的教育全推给学校的老师,老师可以像家长一样教育孩子,但却无法替代家长的地位和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支持、监督与强化巩固,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面就会大行其道,使学校教育失去作用。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这里是小费说育儿,我是小费,欢迎大家一起和我探讨教育孩子的事情,我们一起进步!
育儿小重点
老师背负着家长的信任,教育孩子,家长尽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经常跟老师沟通关于孩子的这种问题,不论好与坏。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教育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