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以后再也不会了”,5岁娃娃遭母亲暴打,随后再没有了声音

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缺乏经验,但是又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很容易把棍棒教育当成教育孩子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虽然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很快的有所改变,但是对于孩子长远的教育来说,并不适宜。

上海的王女士是一名单亲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非常严格。有一天王女士带着孩子去逛商场本来想要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但是孩子却对玩具店里的玩具非常着迷。一开始王女士还比较有耐心,但是过了一会儿孩子仍然执拗地在玩具店前磨蹭,王女士就觉得有一些不高兴了。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王女士大嚷着把孩子拖回了家,但是回到家后王女士还是没有消气,她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一时气急便动手打了孩子。孩子大声的哭闹声,令王女士觉得很心烦,于是她把孩子反绑在凳子上,又拿起晾衣架开始抽打孩子。孩子喊着以后再也不会了”便没了声音。这时候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后悔不迭,赶紧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推崇打骂教育的父母不能够说他们不疼爱孩子,只不过教育的方式过于极端,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呢?父母们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呢?

柔和的教育方式,孩子更加能够接受。孩子会做错事是很常见的行为,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却大有不同。不当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孩子极端的错误行为发生。过于激烈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讲道理比打骂更有效。父母对孩子讲道理也许会更加的耗费心力,但是这远比打骂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这就需要父母的耐心才能够让孩子听得进去。

孩子不是父母发泄的出气筒。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把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平等对待更加有助于父母的教育输出。孩子不应该是父母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不应该为父母的负面情绪买单。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首先保持冷静,去除情绪化的影响。

父母教育一直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所以父母们在孩子犯错后,有必要冷静地听孩子说一说,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心理状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够给予孩子最恰当的教育引导,而打骂教育却是最不恰当的做法。

大家对于父母教育的技巧有哪些见解呢?对于打骂教育是否支持呢?

------------------------------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蕾妈育儿经】,专业高级育婴师。专注于解决孕产期知识、亲子成长、儿童教育等问题,希望成为您育儿路上的好搭档,给予您最专业的育儿指导,期待您的收藏、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