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话叫做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句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听老人们说起过,那时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常常是一笑了之。
在自己从孩子成长为大人、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才真正了解到这句话的含意,以及老人们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的殷切心理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具体表现在:
① 再苦再难也要送孩子上幼儿园;
许多刚刚成家立业的小夫妻,他们努力工作有一条重要理由,就是为即将出生的小孩子准备奶粉钱”。
奶粉钱”是抚育孩子的基本经济要求,孩子的生活要靠奶粉钱来维持。
对于一个家庭,奶粉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实际上,孩子长大以后的教育投入,比奶粉钱要多得多。
不用说城市,即使是在农村,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是一个家庭巨大”的开销。
尽管上幼儿园的费用如此之高,家长们还是会迫不及待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条件越好的幼儿园越被家长追捧。生了孩子以后才知道:
原来奶粉和尿不湿这么烧钱
没有孩子之前真不知道奶粉要三四百多一罐,孩子差不多10天一罐,一个月光奶粉要1000出头,还有那尿不湿,一开始宝宝出生的时候特别在意大牌,一片差不多2块,用着用着就觉得咋这么贵呢?哎,现在已经投降了,好用经济实惠就行,奶粉依然坚持选值得信耐的牌子的。
十一为了求经济实惠,在母婴店一下买了近20罐奶粉,一次给了人家六七千,顿时感觉肉疼。。。当妈妈太不容易了。
看书有动力了
以前从没有看书的习惯,有了孩子以后特意买了几本育儿方面的书籍,网上也听了不少有声读物,都是关于养孩子的,去了解和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及理念,就是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妈妈。
婆媳关系的处理
没有孩子之前,都是我和老公两个人单独生活,跟婆婆其实没有太多交集,有了孩子以后因为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这时才正在存在大众所说的婆媳之间的问题,由于两代人所经历的不同,势必导致生活上、育儿方式上的差别,我当然也不例外,还好当婆婆做的不对时,我们跟她讲她能改,要不然真免不了隔三差五的争执,非常感谢婆婆。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改变,上面的三种是我觉得感触最大的变化,因为孩子而看了很多书籍,了解了很多小儿健康方面的知识,虽然有了孩子以后每天都辛苦,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欢乐,感恩!
与孩子共同进步!
有哪些道理或知识是有了孩子才知道的?这个就太多了!比如:
1.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相信这个道理不止是我,而是所有人的共通点。在没有孩子之前,看到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我脑海中常常会觉得有些好笑,难道没有孩子我就不知道父母恩?
而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每当看到宝宝,脑海里就会浮现父母逐渐花白的头发,脸上慢慢显现的皱纹和越来越弯的脊梁。
父母养育我们这么大,吃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受过多少委屈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在自己孩子面前表现柔弱的一面。
2.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以前的我虽然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体会远没有这么深刻。
自从有了小宝后,很多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替他着想,以前不会做的,不敢做的为了他都会去学习、去尝试,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后退。
以前我是一个不会做饭的人,但有了小家伙后,现学了不少关于辅食、烹饪、煲汤方面的知识,熟能生巧之前只有天知道我切菜被刀划了多少刀,炒菜被油烫了多少次。
另外,我是属于比较胆小的那一类人,一些危险的游戏节目别说玩了,看着都会心里发慌。
但小家伙却偏偏喜欢这些项目,如过山车,冲上云霄,大摆锤等。
换做以前,我铁定掉头就走,但为了陪小家伙,给他做个好榜样,我还是毅然而然的踏上了战车”,尽管事后吐得跟那啥似的。
其它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两种是我体会最深的。
###等我养了孩子后才知道,没有养孩子前好多看法和想法原来都是错误的。
一、养孩子不是为了防老,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父母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惊喜,也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
二、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打骂孩子。
三、以前特别信专家的话,当自己有了孩子后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需要因人而已,要总结出适宜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五、孩子一定别交个别人带,再苦再累也得随时带在身边,只有父母自己真心付出,才会培养一个懂事优秀的孩子。
###1、看到人性,哪些人真正对你好、
2、真正能帮到你的只有你自己。
3、不要对别人倾诉你的困难,没有共情体验,有些人表面安慰一下,实际内心只会嘲笑你的不堪,你的傻。
4、人在当下一切过去以后,一切都是浮云。
5、不亲自带娃就是渎职。
6、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7、宝宝的一切都不是小事,他的吃喝拉撒睡,包括他的心情。
###有孩子之后,父母的一切过错都可以原谅。父母有时脾气不好。是因为为孩子的事太多。有了孩子。就是为孩子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