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可忽视!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难?可这的确是独立前行的第一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龄阶段,生活自理”往往是最被轻视的问题,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带养的,常有包办一切的习惯。谱系孩子,在诊断后,家长们也通常将专注力放在如何教说话,如何改善行为问题上。其实,生活自理”是孩子能够独立前行的第一步。

作为家长,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番斗争,在学习了星星桥的课程之后更是在思想认识上和操作层面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观,在这里也是和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在诊断自闭症,或者发育迟缓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未雨绸缪孩子将来会怎样,怎样给孩子更多的保障,思前想后,其实最基础最现实的就是能够生活自理”,而我认为生活自理”分为几个层面:1,基础能力,吃喝拉撒独立。 2,独立购买生活必需品 3,独立出行。4,独立应对学习环境。 5,独立应对工作环境。也许想的比较远,但我的理解是,社交障碍是最核心也是最难攻克的障碍,因为它面对的同样也是人,是与人打交道,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鸡汤,那么多的人际交往研究,当然我们所说的是社交思维之前的基础能力已经有的基础上。但是孩子要踏上社会正常的独立生活,”自己照顾好自己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目标,这才是独立前行的第一步。

(1)吃喝拉撒基础能力

说到吃喝拉撒这些基础能力,上厕所,理发,穿衣服,吃饭,洗澡,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家长非常有必要学会大胆放手和”细心实施。如课程中说的,当我们要开始锻炼孩子这些能力的时候,首先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要照顾到。生理上要了解孩子的特征,如锻炼上厕所就要知道,孩子是否具备憋尿的能力了;不愿意穿衣服,感知觉上有无特别的偏好,对于衣服味道会不会敏感等等。而我们在心理上要做到,真正的”放手,充分相信孩子。这一点上,我们也是属于训练的比较晚的,一直和外公外婆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弄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尽量自己打扫,避免加重老人的思想负担。穿衣服也是,在自己家里训练了一段时间,住到外公外婆家又变成全包了,老人总是担心孩子穿的慢着凉,非常有必要统一标准。学习课程后,我回顾我过去的训练过程也总结几条:

a) 直观的感官刺激先做:座便器,牙刷,理发器,衣服等这些道具先让孩子把玩,多看视频,多看卡片,先从直观上了解,初步接纳。

b) 生动演绎:大人演示和假想游戏结合,把家里可以用的角色玩具都利用上,洗澡,剃头,便便,过家家一样地玩起来,让孩子熟悉流程。

c) 耐心实施:进入实操阶段,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我们家到现在对于花洒下洗头还是没有完全放开,但已经不愿意让大人加入,我也只能同意,由他自己慢慢摸索。我们最开始从滴几滴水在头上和耳朵上开始,到现在能冲后脑勺到头顶大半个部位,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d) 坚持放手,总结经验: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放手的原则,和家里人统一步调,开始总是很难,要学会忍受,在这个过程中再总结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把这些能力视为头等大事去做,因为这些真的是太基础了。

(2) 独立购买生活用品

这个也是我现在在努力尝试的,其实还要分解成几个阶段的,目前先是可以自己在超市里找到商品,选好后,知道去排队,等待结账,但是因为对于货币的认识还不够,还没有到独立结账的阶段,朋友还开玩笑地说现在都是电子支付了,只要会用手机就可以了。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讨论。

(3) 独立出行

也是努力的大方向,将来希望可以自己实施路线到达目的地。眼下我们已经实现的是,不用牵手,自己独立行走,走得太前面的时候知道回头看我们和等待。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从石老师有一节qq上放的视频,如何训练孩子不乱跑,在一个走道里实施训练。也就是从这节课开始,我和老公决定放手试试的,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地尝试,有了现在的状态。在训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面,除了非常远的地方,一般我们每周都会选择几次不开车,公共交通出行,其实孩子很喜欢坐公共汽车,地铁这些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训练孩子排队,看车牌,听报站,知道上车刷卡投币等基本的流程元素。

(4) 独立应对学习环境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漫漫求学路需要孩子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在认识到发育迟缓谱系特征后,我们也意识到孩子的求学路注定不简单。从幼儿园开始,我与学校的沟通没有少过,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先解决孩子核心的问题,有些与NT孩子之间认知能力差距导致的问题,我个人都是暂时忽视的,特别是学了星星桥LSP课程之后,更注重构建孩子的核心能力,学会取舍。不要因为加法不会急着教加法,英语不会急着教英语,这些东西教学本身需要技巧,再加上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硬塞也没有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放弃融合,结合自己孩子的能力去判断实施怎样的方案。孩子终将自己去面对一切,进了校门就是自己独自去处理这一天的事件了。我们群里有个妈妈有次提到了这一点,孩子在学校里独自一人应对下来,其实也很不容易,我们晚上辅导学习的时候也要理解孩子,谱系孩子更容易因为疲劳或者信心问题闹情绪,家长更要细心体会。

(5) 独立应对工作环境

这又是个大课题,不管将来怎样,我们给自己设的最低限度,就是有一份能够谋生的工作,身边亲戚朋友都说我们想太多了,但是作为家长,只有这样,才能着眼于眼下,调整心态走好每一步。假设我们在社交上能实现的阶梯有限,那就需要首先能独立应对以工作环境出发的小范围的社交。所以,我非常认可石老师说的,学习的进阶,先从基础的能力开始,再到社交思维,再到更高阶的社交能力,因为只有这样,哪怕我们将来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很难突破,但是基础的社交能力至少具备,满足我们独立生活的基础条件。

总而言之,希望所有家长们能够真正走出阴霾,务实布局,生活自理才是独立前行的第一步,认真学习课程,为孩子构建好基础能力,应对将来要面对的不同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