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四五年前,互联网上有个特别著名的梗:别生处女座宝宝。
这个梗的内含其实挺无聊的,其一是处女座在大众印象中比较龟毛”,难伺候;其二如果生的是男孩子,跟别人说起自己是处女座未免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时至今日,相信大家也可以轻易发现:处女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翻身了——苛刻”、吹毛求疵”的星座特质,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严谨”、精挑细选”的代名词。
包括在育儿中,也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出现:
宝宝这么爱干净,不愧是处女座!”
宝宝玩具整理得这么好,不愧是处女座!”
宝宝做事情这么认真,不愧是处女座!”
01、处女座的崛起说来惭愧,这个话题是从看直播想到的,一位处女座的女主播,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因为我是处女座嘛,选品什么的会特别严格,大家都可以放心……”
切换一个频道,另一位男主播侃侃而谈:
别人都说我是天蝎座中的处女座,因为我会特别严格,让商家都拍桌子那种……”
当然,不过是为了卖货,也没人细致探究他们到底是不是处女座,但是从这个角度很容易想到:这一股忽然兴起的对处女座的热捧,其实更多地接近于对完美主义的热捧。
完美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
单看这个定义,恐怕大家不会以为这是个好东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比如求职的时候吧,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面试官可能就要多看你一眼了,这意味着你承诺工作上认真负责。
再比如相亲的时候吧,男生对女生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那女生就不会把他跟邋里邋遢、不刷牙不洗澡的形象勾连起来。
完美主义给我们的自我介绍镶上了金边,但其实真正的完美主义,它真的不是个好东西。
02、完美主义并不是好东西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来说,完美主义并不能使人变得更好,研究发现它与抑郁、厌食、高血压和自杀倾向息息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2017年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自杀倾向与许多因素有关,完美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在希尔教授2016年《个性与社会心理学评论》中,阐述了完美主义对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完美主义是健康和积极的,但根据我们所做的大约60项研究,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这项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确实有努力工作的表象,但是努力工作只是完美主义者的症状”或副作用”。
而职场的真相是:完美主义者在遇到困难时会大惊小怪,他们对压力很敏感;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感到更多的羞耻和愤怒,也更倾向于逃避那些不太可能成功的事情。
这项研究还回答了一个问题:谁更需要完美主义?
答案是:那些不怎么有天赋的人。
这个答案或许有些残忍,但是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没错:一个没有出色天赋的孩子,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使结果更加臻于完美,才比得上有天赋孩子的成绩单。
完美主义者因为要结果完美,所以不断重复自己、缺乏创新精神,因为只有重复才能高效,做有经验的东西才能让他们安心。
而这种谨小慎微的重复行为,同时也被称为强迫症”——这是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的精神疾病。
03、人生本来就没那么完美心理学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很大程度上都跟童年时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关。
儿童本身缺乏行为能力,需要照顾者的适当照顾,以获得安全感和身心健康发展。
但现在很多虎爸虎妈”的教育模式却让孩子应有的免费照顾变成了有条件的爱”,他们的言行常常向孩子们传递出如果你不好,你就不配被爱”的信号。
家长实验班在《陪读那点事儿:上辈子造了多少孽,这辈子陪娃写作业》一文中写到:
作为家长,让孩子写作业,初衷可能只是他完成今天的作业,那么先问问自己:他有必要在固定时间写吗?有必要一笔一画清晰工整吗?有必要每道题都全对吗?
当然,孩子认真写作业,能够做的全对更好,可是不全对也很正常,我们成年人也没办法把工作做到100%的完美,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苛责孩子呢?”
当然,这样的苛求也被很多家长认为是对孩子的鼓励”和促进”。他们似乎不在意在这种鼓励”和促进”下,抑郁和焦虑的种子被植入孩子的心里。
最可怕的是,完美主义者从来不会感到快乐。
他们给自己设定了高标准严要求,当自己没有达到要求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要求以后,他们又会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
华为任正非曾公开反对过完美主义,他认为公司选拔人才的标准太严格了,选出来的人才也都是那么完美,这反而让人心惊。
他说:瓜长得歪,表明糖分充足;枣子裂开,其实是已经成熟了。用人要用人所长,不要老揪住别人所谓的短处。”
下一次,当你的丈夫准备晚一点洗碗,当你的孩子准备再玩五分钟玩具,不妨告诉他们:当然可以。”
然后告诉自己:你看,人生没那么完美,我也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