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学习没动力,并不是激励措施不够,而是“多巴胺”分泌有问题

孩子学习没动力,并不是激励措施不够,而是多巴胺”分泌有问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令家长操心的大概就是学习问题了,如果说孩子智商低学习不好家长也就认了,但现在的孩子脑袋瓜一个比一个聪明,但是就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东西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用尽了浑身解数也激发不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很多家长感觉十分头疼。

小编的一个朋友最近也正为孩子的学习苦恼,她儿子的老师几天前打电话来向她告状,说孩子最近学习特别不用心,不仅上课的时候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连课下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完成,学习动力非常的低。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朋友是知道的,她为此也想过不少办法,比如和孩子约定下次考试考好了就给他买想要的玩具、吃想吃的东西或者是去游乐园玩,起初这个方法还挺奏效,但没多长时间就不管用了。

其实不仅是小编的这个朋友,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采用这种鼓励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奏效快但持久性却非常的差,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动力。我们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大脑支配的,孩子不想学习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大脑不想工作的结果,因此想要解决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从孩子的大脑入手,找到大脑不想工作的原因。

首先大脑是存在一种从众效应的,当孩子身边的人都在玩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让孩子也想和他们一起玩,所以对孩子来说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孟子的妈妈会带着搬三次家了。其次,大脑在使用的时候能量消耗是非常高的,可以占到人体能量消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当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大脑由于消耗的能量太多就会产生疲惫的感觉,于是这个时候就会发出想要放松休息的信号。

除了大脑的特性会让孩子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外,还有以下几点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1、外部动机主导而内部动机不足

很多家长都以为和孩子达成某种约定可以鼓励孩子学习、激起孩子学习的动力,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家长的这种行为会使孩子失去内部学习的动力,一旦没有了奖励孩子就不会主动去学习而且还会比实施奖励政策之前学得更糟。

2、心理压力太大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急于求成,会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一旦孩子没有达到就会使用言语责备批评孩子,甚至有些还会动用武力。殊不知家长的这种行为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更排斥的心理。

我们前面说过了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大脑缺乏主动性,而大脑缺乏主动性往往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造成的,家长应该想一些办法促进孩子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比如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后再让孩子去完成。当孩子轻松的完成小目标后就会感到非常的开心,从而就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继续学习的时候也会更有动力。

你们平时都是怎么激励孩子学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