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二允宝两岁五个月。
在这两年五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绝大多数二胎家庭都可能经历的心力交瘁、鸡飞狗跳、暴戾焦躁,甚至在老二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适应两个孩子妈这个角色。
养育两个孩子所要耗费的精力和心血真的跟养育一个孩子是天壤之别,曾几何时我也在身心俱疲的深夜质疑这样的选择是否真的值得。
如果没有二胎,我将有更多时间和耐心关注老大的身心成长,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发展自己的事业兴趣,有更丰富的业余生活,有更自由的经济安排,甚至有比今天年轻的容颜和健康的体魄。
但是,没有如果。
二胎的到来,让我们放缓了向小康生活高歌猛进的步伐。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等等这个刚刚报道的新成员,还要把对老大的关爱更多地转移到这个慢了几拍的小人儿身上。
除了重温一遍开膛破肚的疼痛、熬夜喂奶的疲惫、头痛脑热的折磨、屎尿屁的忙碌,走哪儿抱哪儿的辛劳,更要面对来自老大的嫉妒、埋怨、委屈以及被冷落后心理不平衡的对老二的打击报复和愚弄。
一度,我在老大闹老二哭的一地鸡毛里吼叫暴躁得快要抑郁而亡。老二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在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都被这种猝不及防的变化所掩盖。
养育老大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尽心尽力,欣喜他的点滴成长变化,记录他的言行举止,忧虑他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对老二,我们粗枝大叶,顺其自然。
不是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而是在时间、环境和心境的改变下,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变化。
但是,不可否认,两个孩子真的会将父母的爱分散和稀释,但是这份被分享了的爱又会被手足之情充盈。
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养育孩子的过程大都一致,但是二胎,绝不是这个过程的简单复制。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论从形态外貌,性格脾性,还是成长过程上,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特点和轨迹。
老大和老二从外貌上看,一个像妈妈多一点,一个像爸爸多一点;老大脑袋圆,小时候特别白,而老二脑袋长,出生就黑,浑身都是乌青乌青的胎记。
性格上,老大活泼好动,胆大心宽,老二却喜静内敛,胆小心细;老大凡事先想着自己,犯错就认,而老二心里装着全家人,倔强固执。
在成长过程中,老大小时候经常生病,不是发烧就是拉肚子,而老二直到现在除了湿疹再没去过医院。
老大一岁的时候已有8颗牙,上下四颗对的齐齐的,拍周岁照的时候龇牙咧嘴欢天喜地。老二一岁的时候只有6颗牙,上面两颗,下面四颗,总是吃不了东西,拍周岁照的时候不是睡觉就是哭着要抱。
老大六个月满地爬,七个月就开始叫妈妈,一岁的时候就会走路,而老二八个月还不会爬,一岁四个月才会流畅的叫爸爸妈妈,走路也比哥哥慢。
老大第一次去海边被海浪吓哭,却能在半个月学会游泳,老二两岁去海边踏浪而行玩得不亦乐乎,却在去了一次游泳池后连洗澡都要哭说怕水。
两岁多的老大会在我每天上班前哭倒在沙发上,叫我不要上班在家陪伴他;而两岁的老二,却能跟我平静道别期待我上班挣钱给他买大鸡腿。
当然,毕竟是一个爹妈生的,两兄弟或多或少都有共同之处。兄弟俩语言表达能力都不错,吐字清晰,表达清楚;两人都爱唱歌,两岁的时候都会唱多首完整的儿歌;记忆力都好,身体素质都棒。
在养育二胎的这两年多时间里,随着老二的逐渐长大,我越来越深刻得感受到生命的奇特和伟大。同一个父母,却孕育出两个不同的生命体。我们能在养育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见证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生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速度绽放。这是何其的幸运和意义非凡。
我从来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也不认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而养育孩子则是我们理解生命体验生命力量与美好的最好方式。
曾经我以为生二胎是为了让独生子女免遭孤独无助之苦,是为了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孩子能有手足相伴。现在我才明白,这些都不是二胎真正的意义所在。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精彩,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在有限的为人父母的岁月里,亲自参与并见证两个不同生命的成长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这样的美妙体验和经历才是二胎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这才是二胎的意义。
而今,纵然生活依然还是被两个孩子吵闹哭叫的鸡飞狗跳环绕,我却不再那么暴躁,也不再质疑当初的选择,反而在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力量。
生活只有选择,不分对错,每一种生活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从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宝贵的财富。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好好享受这一路或荆棘丛生或繁花似锦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