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国父母式焦虑|父母真的在为我们焦虑吗?

走遍全世界,似乎只有中国的父母最操心。妈妈都是想为你好啊”也许已经成为你人生中最烦的一句话,因为真的从小听到大。中国父母受传统文化影响严重,以父权为代表的命令式教育根深蒂固,即便是得到了现代化思想熏陶,那种使命感依然藕断丝连。所以在父母眼里,孩子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自我们呱呱坠地那刻起,他们便抛弃了为自己而活的想法。

电视剧《小欢喜》

他们习惯于为我们焦虑,事实上等同于为他们自己焦虑,因为孩子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并且不可分割。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续,延续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延续自己年轻时没做到的事情,这些集中表现在疯狂给孩子报兴趣班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和极其看重学习成绩不管孩子的长处是不是在其他地方两方面。当孩子完成不好或根本就拧着干的时候,父母会表现出极大的焦虑。

这种焦虑看似是父母在为我们的未来担忧,事实上更是在为他们自己焦虑。他们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愿望即将落空,他们生命中错过的遗憾即将无法弥补永成遗憾,所以,他们很焦虑。父母们根本不用费力去想那些束缚孩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自古以来就有模板的,直接套用即可:

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为什么考试考这么差?”

爸爸妈妈给你花这么多钱找名师学琴,就是希望你将来能进入上流社会,别像爸爸妈妈这样,为什么不好好练?”

……

好好学习固然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但不可能人人都做拔尖的,排名永远有先有后。做父母的惯用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去栓自己的孩子,刻板又假大空。孩子想要的不是你们的训斥,而是你们怎么样能在学习中找到窍门,怎么把兴趣班真的变成兴趣。但这些焦虑中的父母给不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他们知道,当年可能就自己去完成这份理想了。

电视剧《小欢喜》

毕业工作的你们,以为就会远离父母的唠叨和焦虑了吗?他们嘴上说着不会掺和你的生活,却又通过实际行动时时刻刻表现出对你脱离原生家庭的不放心。固然,他们在担心你过得好不好,更多的,是焦虑没有你与他们共存的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要怎么生活。

前段时间带爸妈去青岛玩了几天,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爸爸老了。从火车站出来找酒店,手机导航反应并不是太快,我在原地转了几个圈,一抬头发现我爸带着我妈已经走过马路。我招手示意他们二人回来,他们才发现我没跟着走。那一瞬间,我爸慌了。我看到他恨不得下一秒就站在我身旁的神情,拉着我妈的胳膊不管不顾往回冲。还好是绿灯,否则真怕他们出事。

我责备他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他委屈地说看到了是绿灯才走的。明明就那么慌乱,我都看在眼里的……

我的爸爸是有着1米85大个儿的帅叔叔,走在街上都特别有气场那种。以前从不觉得在他脚下的世界里会有没谱的时刻,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直到在这个陌生的小城市里,在他决定依靠我的时候,才第一次让我看到原来这个男人也会有不知所措。

也许当我们这代人意识到做父母的沿用老一辈育儿方式是一种束缚,会试着理智分开孩子和自己的人生。但已经走过半生的父母再想帮他们扭转这种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量说服他们理解,儿女的人生与他们的人生是割离的,我们唯一的纽带是亲情,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等到他们真正理解的那一刻,他们会一边佯装尊重孩子的决定,一边继续焦虑着,因为他们无法割离,只是妥协于孩子的割离。你别妄图让他们去发现真正的自己,去继续他们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眼里,你的人生,就是他们人生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