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可用于多种类型癫痫,对失神性小发作和肌阵挛疗效较好。怀疑代谢病时慎用,主要不良反应:皮疹、过敏、肝功损害、凝血障碍等。卟啉病患儿禁用。
用法:目标剂量:15-40mg/kg.d
①口服:起始量:15-25mg/kg.d,Q12H或Q8H,(丙戊酸钠缓释片最小单次剂量0.25g/次,Q12H),每3—5天增加5~10 mg/(kg·d);维持量20一30 mg/(kg·d),与酶诱导剂合用应适当增加量(原剂量的30%~50%),缓释剂型可每日1次服用。**1ml丙戊酸钠口服液相当于丙戊酸40mg。②静脉:德巴金静脉注射:负荷量20mg/Kg半小时进入,5mg/kg/h *5h后改为1mg/kg/h 维持,若发作减轻或控制,即刻停静点,改为口服剂量。不良反应检测:
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丙戊酸血浓度、凝血功能等。
推荐检测药物谷浓度:即规则服药3~5 d后,清晨服药前采样,其血药浓度参考范围为谷浓度:50~100 mg/L。
2.托吡酯(TPM)商品名有妥泰。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可用于伴或不伴有继发性全身发作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加用治疗,尤其婴儿痉挛症,主要不良反应:厌食、皮疹、泌汗障碍、肾结石、代谢性酸中毒、学龄儿童的找词困难。用药期间不需监测药物浓度。一般用于12岁以上儿童。
用法:
<12岁:
>12岁:
每晚口服50mg起始,此后每周增加50-100mg,不超过1600mg/d,每日1-2次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血气分析等。3. 左乙拉西坦(LEV)商品名有开浦兰。新型抗癫痫药,可用于多种类型癫痫,主要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兴奋易激惹等。
用法
1-6月龄婴儿,起始剂量7mg/kg,1日1次,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1次21mg/kg,1日2次。2月龄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体重 ≤kg者)起始剂量一次5-10mg/kg,一日2次,目标剂量一次10-20mg/kg,最大30mg/kg,1日2次、一遍每2周增加剂量10mg/kg。12-18岁或体重≥50kg者:一次250mg,1日2次,每2周逐渐增加1次500mg,1日2次。最大量一次1500mg,1日2次。1ml左乙拉西坦口服液相当于左乙拉西坦100mg目标剂量:20-60mg/kg.d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等。4.奥卡西平(OXC)新型抗癫痫药,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的癫痫,主要不良反应:皮疹、过敏、低钠血症、传导阻滞、骨髓抑制等,可能加重肌阵挛癫痫发作。肝功能损害者慎用。低钠血症患儿需要减量或停药。
用法
起始量:5-10mg/kg.d(最大量不超过600mg/d),Q12H,每7天加量一次,每次增加量:5-10mg/kg.d,Q12H直至发作控制或达最大剂量43-60mg/kg,分2次服。1ml奥卡西平口服液相当于奥卡西平60mg常规目标剂量:20-45mg/kg.d,奥卡西平混悬液可达60mg/kg.d不良反应监测
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血钠、肝肾功、心电图等。
奥卡西平进人人体后迅速转化为10一单羟基衍生物(MHD),故该药主要监测MHD浓度;推荐监测谷浓度,不推荐常规监测峰浓度;即在规则服药7~10 d后清晨服药前采样。血药浓度参考范围:谷浓度:3~35 mg/L。
5.卡马西平(CBZ)传统抗癫痫药,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的癫痫,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还可用于神经源性尿崩症。主要不良反应与奥卡西平类似。在含人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B*1502的患者中使用卡马西平更容易发生致命的皮肤反应(Steven-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综合征),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给药前行HLA-B*1502检测,阳性者避免使用。
用法:
起始量:5-10mg/kg.d,Q12H,每7天加量一次,每次增加量:5-10mg/kg.d,Q12H目标剂量:10-20mg/kg.d。或者:儿童10~20 mg/(kg·d)。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通常需从5 mg/(kg·d)的小剂量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4岁或4岁以下儿童,初始剂量在20~60 mg/d,然后隔日增加20~60 mg。4岁以上儿童,初始剂量为100 mg/d,然后每周增加100 mg。不良反应监测:
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血钠、肝肾功、卡马西平血浓度、心电图等
推荐监测谷浓度,不推荐常规监测峰浓度;即规律服药4周达稳态后,清晨服药前采样。剂量调整后再次检测稳态谷浓度。血药浓度参考范围:单药治疗时推荐卡马西平谷浓度:4~12 mg/L;仅在出现难以解释的药物中毒反应时监测卡马西平代谢产物(CBZ—E)浓度,CBZ—E为0.2-6 mg/L。
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的癫痫,主要不良反应:过敏、皮疹、肝肾损害,可加重Dravet综合征的肌阵挛发作。心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不全及肾衰竭者慎用。癫痫伴抑郁及双向情感障碍的病人存在自杀风险,应予注意。部分患儿使用后可能引起无菌性脑炎。合用酶诱导剂时半衰期缩短,合用丙戊酸时半衰期明显延长,如同时合用酶诱导剂和丙戊酸,半衰期基本同单药治疗。12岁以下不建议单药治疗。
用法:
2-12岁
合用丙戊酸:第1-2周:0.15mg/(kg.d),第3-4周:0.3mg/(kg.d),只有每1-2周每日增加0.3mg/(kg.d),维持剂量1-5mg/(kg.d),分1-2日服用。合用肝酶诱导剂:第1-2周0.6mg/(kg.d),第3-4周1.2mg/(kg.d),之后每1-2周每日增加1.2mg/(kg.d),维持剂量5-15mg/(kg.d),分1-2次服用。12岁以上儿童
单独使用治疗时,第1-2周50mg/d,第3-4周50mg/d,之后每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50-100mg/d,维持剂量100-200mg/d,每日分1-2日服用。合用丙戊酸:第1-2周:25mg,隔日服用,第3-4周25mg/d,之后每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25-50mg/d,维持剂量100-200mg/d,每日分1-2日服用。合用肝酶诱导剂:第1-2周50mg/d,第3-4周100mg/d,之后每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100mg/d,维持剂量200-400mg/d,每日分2次服用。不良反应监测: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药浓度等,如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即停药。
推荐监测谷浓度,不推荐常规监测峰浓度:于规则服药3—6d(合用丙戊酸则5~15d)后于清晨服药前采样;推荐血药浓度参考范围:谷浓度:2.5~15mg/L。
7.苯巴比妥(PB)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用于多种发作类型的癫痫,一般首选应用于大发作病人。主要不良反应:过敏、皮疹、肝肾损害、嗜睡、认知功能受损等。久用可产生耐药性,故长期服用切勿突然停药。也可以维持量用于脑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
新生儿负荷剂量15~20 ms/kg,维持量3—5 mg/(kg·d),静脉注射;儿童负荷量:10mg/kg.次,Q12H,肌注,2-4次后12-24h给予口服维持量3—5 mg/(kg·d),可于睡前1次或每日分2次口服。
不良反应检测项目
血常规、肝肾功、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等。
推荐监测谷浓度,不推荐常规监测峰浓度:即规则服药不低于15 d达稳态后,清晨服药前采样检测谷浓度;出现中毒反应时随时监测血药浓度。推荐血药浓度参考范围:谷浓度:10~40mg/L,一般需达到血浓度20-40ug/ml才发生疗效。
常用于癫痫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不良反应较大,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齿龈增生、淋巴结肿大、细胞降低等,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不易早期发现其毒性反应,故小儿不易首选该药。甲苯磺丁脲、阿司匹林和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将苯妥英由蛋白结合形式置换出来,成为游离苯妥英,从而可能导致游离苯妥英浓度升高。
用法
新生儿负荷剂量15—20 mg/kg,静脉或口服,维持量4~7 mg/(kg·d),分2次使用;儿童初始剂量5 mg/(kg·d),维持剂量4~8mg/(kg·d),分2—3次使用。
不良反应检测项目
血常规、肝肾功、便常规、浅表淋巴结彩超、苯妥英血药浓度等。
推荐监测谷浓度,不推荐常规监测峰浓度;静脉负荷剂量后1~4 h采样,确定是否达到治疗范围;最初维持剂量3~4 d内检测清晨用药前谷浓度,确定是否低于或超过治疗范围;达到稳定治疗方案后,住院患儿每l~2周、门诊患儿每l一6个月监测清晨谷浓度;当临床状态改变、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怀疑药物中毒及患儿依从性差时,应采样进行治疗性药物检测。
推荐血药浓度参考范围:血浆白蛋白正常时,总苯妥英谷浓度l0-20 mg/L,游离型苯妥英谷浓度l~2 mg/L(室温25℃)。一般需达到血药浓度10-20ug/ml才见疗效。
9.地西泮(安定)抗痫作用快而强,但作用短暂,常用于急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用药,也可用于焦虑症、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也可维持量与其他抗癫痫药口服合用。不良反应可见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减少等,部分患儿可能会用药后出现呼吸抑制,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必要时给予人工干预。长期使用的患儿可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烦躁、震颤、寒战等。6个月以内的婴儿禁用。
用法:
一般不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小儿开始剂量0.2---0.3mg/kg ,注射速度不超过2mg/min ,一次用量不超过10mg。必要时15---30分钟可重复一次。若无静脉条件,可用静注液灌肠,一次量0.5—1mg/Kg ,或5---10mg,稀释3---6ml后直肠注入,5分钟内可达治疗血浓度,必要时可1小时后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0mg。不良反应检测项目
血常规、肝肾功、地西泮血药浓度等。
一般使用4-10天后可达血药浓度的稳态,有效血浓度为0.15-0.2ug/ml。
10. 硝西泮(NZP)又名硝基安定,为传统苯二氮卓类抗癫痫药物,作用类似于地西泮,可用于多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常用于催眠、抗惊厥、婴儿痉挛症及其他肌阵挛发作,对小发作型癫痫疗效好,对其他型癫痫也有效。主要不良反应:嗜睡、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张力低下、认知功能受损
用法:
起始量:0.1-0.3mg/kg.d,逐渐加量,可达0.5mg/Kg/d 。Q12H或Q8H。目标剂量为5-15mg/kg.d,Q12H。但如果癫痫控制,则可维持于现有剂量,不必刻意到达目标剂量。
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等。
11.氯硝西泮(CZP)又名氯硝基安定,广谱抗癫痫药,作用基本同硝西泮,但比地西泮、硝西泮强5-10倍。不良反应与硝西泮类似,对于原来存在智能低下的患儿可能出现异常行为。
用法起始量:0.01-0.03mg/kg.d,分2-3次,根据情况逐渐加量至发作控制。目标剂量:0.1-0.3mg/kg.d,Q12H。维持量0.1-0.2mg/kg.d。
用药期间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等。
有癫痫、脑梗、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问题的朋友,可以加关注或者在评论里留言,我会为大家解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