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一眨眼间宝宝快到2岁了,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吧?
是的,大名鼎鼎的可怕2岁。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大发脾气,瞬间哭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的独立意识”发展和自身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
拿个玩具拿不到,暴哭;穿个鞋穿不进,暴哭;你不让他们叠衣服,暴哭;叠衣服叠不好,依然暴哭……
你以为他们任性?你以为他们是故意的?
那他们真是比窦娥还冤。
研究人员在一位宝宝阿玛亚身上贴上传感器,能够记录心率、运动、甚至出汗情况,数据通过无线传输。
研究人员让阿玛亚的妈妈先和阿玛亚平静玩耍,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获得阿玛亚心率的平均值是130左右。是的,宝宝的心率是高于我们成人的。
然后,玩一个有难度”的任务。这个玩具是不是很眼熟?
果然,阿玛亚几次尝试不成功,很沮丧,瞬间大发脾气。
而此时,阿玛亚的心率是多少?瞬间飙升到了180!
想想180是什么概念?在这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感受下,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阿玛亚越生气,释放的皮质醇就越多,导致她压力更大,心率再次上升,从而感到压力更大,变得更沮丧,周而复始。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没有办法自己脱离这个循环,他们需要有人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拉他们一把。
你,还会在这个时候说:不能惯她,让她哭!”吗?
发脾气时,怎么安抚最有效?研究人员又设置了一些容易让宝宝发脾气的任务情境,再让爸爸妈妈们用不同的策略”去安抚自己的宝宝。果然,拿不到盒子里的糖果,这些宝宝和刚才的阿玛亚一样,心率瞬间飙升至180,大哭不止。
一位妈妈抱起孩子安慰,一段时间过去了,心率仍然是180。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你在这个时候抱着他们,他们有可能反而觉得你在约束他们”。
随后,研究人员让这位妈妈把安抚策略改变为转移注意力”。你看那只小狗,它在叫啊!”
小朋友暂停哭嚎,不由自主向小狗看去……
小朋友的心率瞬间下降到130以内,也就是平静时期的基准心率。一场暴风骤雨,顷刻间消弭于无形。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上一秒纠结的问题,只要你应对得当,下一秒转眼就忘。
这个实验支持了研究者之前的结论,分散注意力,是让发脾气的幼儿平静下来的最有效的策略。
而那些逐渐学会了通过分散和转移注意力来应对挫折和诱惑的宝宝,就会在先付出后回报的任务中获得延迟满足,在长期枯燥的学习中胜出,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面对无数诱惑时保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