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柠檬女孩2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从出生到2岁大的孩子,属于发展上的口欲期,因此只要手拿到东西,第一件事就是放进嘴里仔细地品尝一番。这并非是孩子在捣蛋,也不是不爱干净,而是一种探索与认识自己的过程。此外,在2岁之前,孩子尚无法分辨东西是否可以吃,所以这时千万要注意将小物品,如弹珠、硬币、棋子等收好,以免孩子误食。
吃梨的孩子
用嘴巴来认识自己、当我们要买东西给孩子喝,将手伸进口袋拿零钱,不需要用眼睛看,也可以准确地拿出十元,这正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触觉区辨。只是在婴儿身上,触觉区辨最好的地方并不是手指,而是他小小的嘴巴。因此,婴儿会将自己的小手、小脚放进嘴里去探索,通过吃自己的手指来认识自己的手;他往往是一根一根地吃,直到探索完每一根手指,通过这样的过程,婴儿可以了解自己的手是什么形状的,也从中发展出最基本的手指分节动作。随着动作能力的增加,婴儿会渐渐意识到,在遥远的身体那端也有可以玩儿的东西,接着就会将目标转移到自己的小脚趾上。等到认识完自己后,又会开始将好奇心转移到身边的玩具上正因为如此,在婴儿时期并不建议父母阻止宝贝吃手、咬玩具,而是为他提供干净而安全的环境,让他可以快乐地探索。
玩玩具的孩子
从吮吸获得安全感、不论是吃奶嘴或吃手指,孩子都可以通过吮吸的动作,从脸颊与手指获得适当的本体感刺激,以获得如同爸妈拥抱的感受。当孩子想睡觉、紧张时,就会去寻找这些感觉刺激,来让自己得到安慰。这是孩子找到让自己变勇敢的方式,以便在你无法拥抱他时,也能感到安心的一种技巧。因此,并不建议父母使用责备、打骂的方式来禁止孩子,否则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或哭闹情绪。
吃手的孩子
如何帮孩子戒吃手指?老一辈的偏方常是涂辣椒酱,但往往没有多大的功效。此外,孩子有时会揉眼睛,结果没戒掉吃手指的习惯,反而可能会伤到眼睛,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痛苦,增加了照顾孩子的难度。多洗手、多剪指甲、基本上孩子在2岁以前会吃手指,都是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不用过度担心。重要的不是孩子会不会吃手指,而是会不会不小心将细菌吃下肚而生病。因此,确保孩子双手的干净、定期修剪指甲、用餐前洗手,养成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当好习惯养成后,再适时地鼓励孩子克服吃手指的习惯会比较好。
洗手的孩子
当孩子2岁大度过口腔期后,就可以开始练习不要吃手指了。但是由于吃手指往往与焦虑相关,当孩子觉得紧张时就会依赖吃手指的方式来安慰自己。所以,在孩子准备开始戒吃手指时,生活不可以有太大的变化,例如,搬家、上学、生病、分房睡觉等都会造成压力影响效果。请记得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两到三周时间,所以爸妈应挑选适宜的时间进行。第一阶段引导感觉需求:喜欢吃手指的孩子,往往是通过吮吸或咬的方式从口腔处获得本体感的刺激,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给予孩子相似的感觉经验,如吸吸管、吹气等,来让他获得满足。此外,给予孩子需要咀嚼的小点心,也可以让他从中获得感觉刺激并获得满足,进而降低孩子对于吃手的需求。
想拿冰激凌的孩子
第二阶段让手指保持忙碌:接着,就进入正式戒吃手指的阶段。这时必须注意,需要分成白天和晚上两个阶段来训练。白天,只要孩子表现出想吃手指时,就拿出贴纸、画笔、黏土等物品进行需要手指参与的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他想要玩儿,手指自然也就没空放在嘴巴里了请记得,要在白天已经没有吃手指的动作后,才可以开始戒除晚上吃手指睡觉的习惯,这时孩子比较容易被说服。
爬向玩具的孩子
第三阶段帮孩子美化手指:当孩子3岁以后,开始会玩假扮游戏时,就可以开始利用讲故事来进行引导。这时,妈妈可以用漂亮的小贴纸等装饰孩子的手指或指甲,提醒孩子不可以将手指放在嘴巴里,否则手指就会不漂亮了。这招对喜欢漂亮的小女生十分有用。需要注意的是,妈妈一定要选用对孩子无害的贴纸等装饰品,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又能帮助孩子克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