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语言太难懂,“婴语”也有四六级,家长考过才能轻松带娃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朋友刚刚晋升为新手妈妈一名,但是宝宝的"婴语",快让父母抓狂!"一个月的时候就哭,两个月就闹,三个月晚上不肯睡觉!有的时候,真的好想把那小东西塞回去!"

新生儿到一岁多的宝宝就难带,每个新手父母都会被折磨的抓狂!自从宝宝呱呱落地,用最嘹亮的声音宣告自己的来临,自后的每一个哭声和吵闹都是对于父母出了一串难解的"摩斯密码"!

孩子的语言太难懂,只会用肢体语言和苦闹的"婴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新手爸妈往往都是一头雾水。

确实,婴语也有四六级,父母也要做好过级的准备,才能轻松带娃不费力。

宝宝的语言太难懂,我们先来了解孩子不同的"婴语"阶段!

人类是群居语言类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对交流非常的渴望和重视。虽然婴幼儿还没有发育完成,但是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动让父母了解他们的需求。父母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宝宝各个阶段的语言发展特点,来辅助孩子的成长。

0至2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身边的声音很敏感;喜欢交流,并且会辨别和回馈。宝宝会分辨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和样子,面对父母的逗趣会发出"哼哼"的回应。

而且会有不同的哭声展现,想吃了还是困了,又或者是尿了,只要妈妈仔细听就会发现的。

妈妈这个时候要多多和宝宝面对面交流,可以夸张童真一点,耐心一点体会宝宝的"婴语"。用眼神给孩子鼓励和爱,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和安全感。

2至6个月:

父母会发现,开心欢喜的时候孩子会发出a、o、e等元音;有时还会夹杂这k的声音,和妈妈咿咿呀呀的谈心。不过在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发出n、m、p的音,引起父母的注意。

对于熟悉的声音和词语会非常的敏感,妈妈会发现,当喊宝宝的小名时,他会立马转过头来看。

四个月左右,孩子在开心的时候会尖叫,到六个月的时候就会发出"ma、ba"等声音。

7至12个月:

孩子已经可以很清晰的发出"da、ma、ba、"的声音,再到8月大就可以轻松的蹦出"麻麻、粑粑"的让父母开心的声音啦。

十月大就会爱去模仿他所听到大人的声音,再大一点还会特意模范小动物的叫声来逗你们笑。

他们已经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问鼻子在哪里会指给你看,说拜拜会挥手,赞同的时候会点头。

孩子的每一个婴语都是有含义和原因的!宝宝想觉觉了

玩着看着,宝宝的眼神开始涣散,不再那么有活力,不再专注于他喜欢的东西,将头埋在妈妈的怀里不理睬他人,还时不时打个哈欠。那么,妈妈们就要带孩子去睡觉了,宝宝可是困了!

宝宝要便便或嘘嘘

在宝宝想要嘘嘘的时候,他通常都是会咧嘴或者是上唇紧紧含着下唇;但是如果孩子是小脸憋得通红,眉筋突起,还发出嗯嗯的声音,这就明显的宝宝在拉臭臭的表现。最好可以及时发现就可以给他把臭臭,不然又得收拾臭臭的纸尿裤。

宝宝饿了或饱了

用手指碰一下孩子的面颊和嘴唇,你会发现他会下意识的面向你还会做出吮吸的动作,急急忙忙的寻找食物的小样子,这就说明孩子饿了。

但孩子将头转去一边,将奶瓶推开,,一副四肢松弛的放松模样,孩子多半是吃饱了,躺着享受呢,就不要在强迫孩子再去吃了。

宝宝委屈难受了

当宝宝瘪起小嘴,这可是宝宝要开始哭闹的节奏,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那里不舒服,有可能什么磕着他,尿布没贴好,或者希望有人能够陪他玩而已。

总之,他还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并安慰自己的情绪。

宝宝被吓到了

当孩子处于惊恐中,眼睛会大大瞪起来,像是被停止了似的;小手和脸会轻轻颤抖,随之就会是撕心裂肺的哭嚎。

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并且调节这类让他害怕的情绪,妈妈要柔声安抚他,温暖的怀抱和舒缓的动作都能很好的安抚他们。

父母如何过"婴语"四六级?从三个方法开始!停下来

当孩子做出你无法解读的难懂的"婴语"时,父母先要深呼吸不能着急,平静下来。不要一看见孩子哭闹和扭动,就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父母要保持冷静清晰的大脑思维,哭是每个宝宝的表达方式,他只会这一种交流方式,他是想和你传达信息而不是让你紧张的。

仔细观察发现

接下来,父母就要当一回福尔摩斯了,仔细听一听孩子的哭声,观察肢体语言,查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根据有限的"线索"查探出来,给出最准确的判断。

如果父母能够有效地发现孩子笑的原因,并和他做互动,会极大的激发孩子再次发出大笑。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和爱的。

比如父母可以摸摸孩子的小脚丫,拉拉他们的小手,贴贴宝宝柔嫩的脸颊;并且微笑的注视着孩子,最好还能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怀抱,孩子感受到鼓励,会笑的更加的奔放。

宝宝受到委屈时,父母要柔声安慰,成保护状给孩子安全感。"不怕,不怕哦,没什么好怕的是不是,妈妈在这里呢!""这个小猫咪真可恶,吓到我们的宝宝,妈妈去打它!"

父母需要和孩子多多互动,仔细观察孩子给我们的信息,顺藤摸瓜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排除法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父母一开始推断的思维;一项一项的排除。宝宝是尿了?渴了?饿了?还是拉臭臭了?

要知道宝宝也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的,只要生理需求都满足了,孩子都会很乖的。父母在排除了一个个的选项,总会有惊喜的发现。

第一步要检查的就是孩子的尿布,如果是干净的,妈妈就要回想宝宝吃了有多久了,估算一下是不是饿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孩子可能被什么吓到了。父母就要好好安抚孩子的情绪。

也有可能,孩子觉得躺在床上实在是太无聊了,父母可以抱着孩子适当的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不同的景色,让孩子惊叹原来世界这么大。

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放任孩子哭泣,觉得不能一哭就去哄,会将孩子宠坏的,其实宝宝那么小,当然是要来宠爱的呀。

当然了,每个宝宝都存在差异,我们很难用统一的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去解读孩子的每一次哭泣和吵闹。但是母子连心,父母和孩子总是亲近的,特别是每天都时刻和年幼的宝宝待在一起的妈妈,会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语言其实并不难懂,不要想的太复杂了,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放慢脚步,就会发现许多你以前不曾发现的。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