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所谓“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老师家长都该看看

很多时候,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就会被贴上差生”的标签。

久而久之,这些差生”也习惯了这个标签,觉得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好学生了。

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还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一位资深老教师说:所谓差生”都是冤假错案”。

但是,从幼儿园到中学,差不多每个班里都有几个学生是差生”。

有一些孩子很清楚自己是差生”,他们在心里会形成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我不写作业,我就捣乱,破坏纪律。

在此,我们想要告诉各位老师和家长,别再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了,要发现、肯定他们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所谓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老师家长都该看看



1

引导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怎样生活。孩子是否对自己有积极评价,受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孩子对自己的客观认识,肯定包括生理的、心理的、道德等多个方面。

形成自我概念为什么重要呢?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人格是人的行为倾向,是建立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

孩子越小越认不清自己,甚至到青春期的孩子都对自己充满怀疑。

所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特别重要,你认为你是好人,你才能成为好人,你认为你是个聪明的人,你才是聪明的人。


2

10岁是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


10岁是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可是家长和老师对此缺乏关注。

小孩的特点是:一、二年级成绩比较好,学习比较简单,孩子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让人感到鼓舞。

到了三、四年级时适应学校了,开始放松自己,这时出现了所谓的"坏孩子"。

老师认为有的孩子捣乱,成绩出现滑坡,管不住自己,就容易给孩子消极的评价。

孩子到了10岁左右内心出现深刻怀疑、困惑,有一部分孩子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好孩子。

所以10岁很重要。如果处在低谷的孩子走不出来,就会成为他长时间发展的障碍。

差生”概念是彻头彻尾地否定孩子,一旦给孩子戴上差生”的帽子,很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

让他们从小认定自己是笨蛋,是坏蛋,这种自我否定倾向有可能使其长期生活在阴影里,甚至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家长


3

四点教育建议


01

相信老师是关心学生的,是对学生负责的。

家长要认真对待老师的批评,在改变孩子的缺点方面多做一些努力,让老师看到孩子可爱的一面。

一般来说,老师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家长的配合,会对学生的评价积极起来。

02

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

家长和老师的第一任务不是发现孩子的缺点,而是优点,发现孩子优点越多,孩子的优点就越多。

孩子心地善良,会因为老师的肯定喜欢学校,会有许多好的表现,但是他自己说不清楚,甚至意识不到。

这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表扬孩子。表扬要具体,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要特别注意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对孩子来说,细微的进步和巨大的进步是同义词。

孩子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就像陶行知所说,这时的孩子如果把糖果让给别人,就和富翁拿出一万元给你一个道理。

所以孩子细小的爱心体现都要给以鼓励、肯定和表扬。

差生


03

给孩子善意的评价。

也许有些孩子很淘气,但成年人要学看换个角度去评价孩子。

同样是面对孩子的淘气,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太烦,惹人讨厌,有的家长却会觉得这是孩子天真的表现,会给予宽容甚至赞扬。

所以,建议家长经常给孩子善意的评价,不要将孩子划入坏孩子之列。

04

宽容孩子的失败。

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但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

如果您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不能宽容孩子的失败,因此会常常把不能达到您的目标的孩子看成是笨孩子。

总之,孩子在成长中,在变化中,只要积极引导和帮助,一切都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