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闺蜜见面聊天,谈起她2岁的女儿,她哭笑不得,原来小家伙居然会撒谎了。
刚给女儿换完尿不湿的闺蜜,放下孩子准备忙别的,小家伙就在一旁哭着喊起来:”粑粑,粑粑。
可解开尿不湿,却是干的,每天这个情境都要重复好几次。
闺蜜纳闷的是,那么小的孩子怎么知道撒谎呢?
我笑着说,她是想要你多抱抱了。
闺蜜平常在服装店里做生意,忙来忙去,抱的时间确实太少。
孩子只有在”拉粑粑时才能被妈妈抱起来的体验中积累了经验,所以在想要妈妈的怀抱时,就哭着喊拉粑粑”,从而如愿达到索抱目的。
实在是聪明的宝宝呀!
加拿大李康博士研究发现,孩子撒谎是完全正常的行为。
从2岁起,孩子就开始撒谎,到12岁时达到撒谎的巅峰。
撒谎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撒谎的孩子跟不撒谎的同龄人相比有更加优越的认知表现。
而少儿撒谎,更多是由身边环境等外因影响。

而每当孩子撒谎时,很多爸爸妈妈们就如临大敌:
他什么时候学会了撒谎?
跟谁学的?
这么小就撒谎,长大了该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说谎”。
但孩子说谎并不一定都是不诚实的品质问题,孩子说谎的原因很多。做家长的要多分析他们说谎的心态和动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
01 想象力作怪3岁以下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想象和现实是混淆一体的,孩子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
比如,我三岁的女儿就常说,她的玩具找不到了,被老鼠偷走了;昨晚她和白雪公主一起看了绘本。
家长要做的:
不用大惊小怪,想象力是最孩子非常宝贵的财富,家长不用刻意破坏、纠正它,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将故事编下去,顺势引导,发展他们想象力。

我8岁的大侄女就是一个爱撒谎”的鬼灵精,她有一个快满3岁的弟弟。
在家里她想要的东西老爱说成是4岁的弟弟想要。
比如,弟弟想吃巧克力,弟弟想看动画片,弟弟要去动物园……而实际上侄女在表达这些想法时,弟弟睡着了,或是在专心玩自己的游戏。
因为是二胎家庭,生了弟弟后,家人的关注点都在弟弟身上,对姐姐的需求与关注越来越少。敏感的小姑娘能感觉到微妙的变化,只能变相的把自己的需求委以弟弟的想法说出来。
想来,有一点点心酸。
家长要做的: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父母看见”。
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需求,你睁着眼,却是全盲”。
尤其在有二胎孩子家庭,一碗水端平,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偏心眼。
孩子在被时时看到、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身边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把雪白的墙壁画了一片缠绕画”,死活说不知道谁画的;
和爸妈一起同床睡觉的儿子尿床了,说是爸爸妈妈尿的床;
化妆台上妈妈的口红折了、粉饼撒了一桌,女儿说不是自己弄的……
每当这时,妈妈们气得冒烟,恨不得把眼前的熊孩子塞回肚里去。
可发脾气,对孩子动怒甚至动粗,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做错了事情撒谎,是人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要抵御危险——被家长责罚。
自我保护没有错,但这时的撒谎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家长要做的:
001 控制自己的情绪
深呼吸,不发脾气,才有后面继续沟通的效果。
002 正确引导
比如孩子想画画,没有错,那就开辟一片他们的专属天地,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地里天马行空,别的地方不能再乱涂写,这样形中可孩子灌输了规则意识。
另外,尿床是低幼年龄阶段孩子自然的生理现象,试问一句,谁小时候没有尿过床呢?
坦然接受这个现象,像对待吃饭、喝水一样,不去放大它,甚至可以开句玩笑,今天早上是谁在床上画了个那么大的地图呀?”
我的女儿就会被我的问话和夸张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然后也笑眯眯地回答我:妈妈,是我。”
003 及时肯定孩子知错就改的行为
孩子在苛责、紧张的环境中为了适应,为了生存,才可能一次次编织谎言。
而父母有爱的包容与引导,可以杜绝这个种现象,勇敢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主动承担错误:
妈妈,水是我弄泼的。”
勺子是我打碎的。”
这时,父母应及时给予及时鼓励与肯定,强化了孩子的信心。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氛围中就会越来越诚实。

心理学上有个镜子效应,什么样的孩子在镜子”里照出什么样的家长,即孩子的状态真实反应了父母的状态。
爱说脏话的家庭,孩子肯定也是满嘴说的不文明;
爱打麻将的父母,孩子也早早耳濡目染;
喜欢看书的父母,孩子也会爱上阅读……
同理,爱撒谎的孩子绝对也有一对爱撒谎的父母。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说了一个故事。
由于工作调动,孩子爸爸买了一些礼物送给领导表示感谢感激。
回家路上时碰到同事询问,天真的孩子把给领导送礼一事全盘说了出来。
当时场面另爸爸十分尴尬,但他如实承认了事实,并没有用一个谎言去掩盖事实。
家长要做的:
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身作则,诚实的父母,教不出撒谎的孩子。

所以,不要把孩子的”撒谎视为洪水猛兽。
另外,也不要给孩子贴上小骗子”你怎么老撒谎”等标签,更不能打骂、体罚孩子。
透过撒谎的外衣,看其本质,是丰富的想象力,还是缺爱寻求关注,或是严苛的环境下逃避责任,还是受身边人的影响?
每个孩子降临人世时,都是善良天真的小天使,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用心呵护,正确教养。
愿您的孩子诚实、善良,永远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真实,过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