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杰,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孩子的欲望”。当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自己也要买的时候该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看案例,还有分析。
案例
平常在周五的傍晩,只要小惠和妹妹一周的表现都很乖,妈妈就会带着两个小宝贝一起去逛逛。一天,照着例行的路线去逛街,很自然地来到玩具店。小惠知道妈妈有规定,除非原本就答应要买礼物不然绝对不能买玩具。但是,这天小惠居然一进了玩具店就一直往前走,直到看到了苏菲亚公主娃娃才停下来,然后就开始赖着不走。即使妈妈威胁说我要去吃晚餐了”,小惠还是不肯移动半步。眼里含着泪水,鼓起勇气说:同学都有,我也要!”可以看出小惠真的很想要,但是妈妈又怕她养成坏习惯,以为只要哭就可以得到礼物。最后,妈妈还是硬将小惠抱起来离开玩具店,才结束了这场突发的闹剧。小惠究竟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孩子吵着要买的这个行为,他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质与原因。
2岁左右的孩子,最常想要的是点心、饼干、糖果等零食;三四岁左右,则会是玩具;五六岁之后,则换成文具用品。除了项目的不同之外,原因也不相同,在2岁左右常常是固执,在三四岁时有可能是冲动,到五六岁时或许是因为比较。当孩子进入团体生活中,想要在同学之间获得赞许时,会让原本已经趋于稳定的情况再次发生。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小小孩身上出现,最常见到的高峰期是在小学五、六年级。这时,孩子更重视同伴关系,也开始非常在意外表,对于物质上的比较会更加明显。
我想成为焦点
5~6岁之后,孩子对于自己的欲望正在学习控制的阶段,但是常常会受到同学的影响而有特别想要的东西。例如,同学们常讨论的卡通、文具、玩具等,好像只要拥有这些,就可以得到同学赞美的眼光。正因为期待获得同学们的羨慕,掌握在团体中的主导权,因此孩子并非是冲动,反而更倾向于因比较而想要购买。对他而言,这些物品就犹如增加人际关系的法宝”,是让自己可以在小小团体中获得更多朋友的道具。其实,孩子渴望的不是物品,而是在同伴之间的崇拜或认同。
搞不清自己想要的
当孩子坚持一定要拿到手时,有时只是一时的冲动,可能是因为在电视上看过广告,所以想拥有,并非是自己所想要的。这时引导孩子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例如,孩子说过想要的文具或食物,或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如养乐多、小蛋糕、点心等。让孩子想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转移他对眼前事物的欲望。彼此退后一小步,让孩子可以得到真正喜欢的东西。由于一时冲动而买的玩具,孩子常常只有一天的热度,很快就丢在一边不想玩儿了。与其买了以后再抱怨孩子浪费,还不如引导他买真的想要的东西。
很好玩儿但不会玩儿
当孩子欣喜若狂地买了玩具,也非常努力地带回家后却不玩儿时,请不要责备孩子,毕竟最后决定要付钱买的还是爸妈。这时要请孩子将玩具妥善收好,并且约定一个月之后自己长大一点儿了再拿出来玩儿。不要强迫孩子买了就要玩儿,如果因为不懂得怎么玩儿而弄坏了,不仅孩子会觉得难过,爸妈也会很生气,帮孩子避免被处罚,也是很重要的。
专家爸爸这样教孩子们凑在一起爱比较是正常的,比谁高、比谁快、比谁大声切东西都可以比,就连爸妈也可以拿来比。因为孩子喜欢比较,也会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好,在学习上面更用心。当然,比较也有一些副作用,就是对于物质欲望的需求也会更加的凸显,特别是现在流行带孩子岀国旅游,常常还没有到寒暑假,爸妈就想趁着淡季时,带孩子岀国玩儿。孩子看到同学朋友谈论出国的事情,当然也会羡慕,所以就开始期望自己能有机会出国玩儿,在这样无形的竞赛中,给爸妈带来了一定的教育压力。如何引导孩子察觉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学习控制与获得,也就变得很重要了。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的欲望
不论是在超市或玩具店,遇到孩子吵闹着我要买、我要买.............'',的确会让爸妈很困扰。如果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请不要很直觉地回复:不可以。”而是回答:我知道了。”这并非是同意买给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我听到了你的想法。绝大多数孩子的欲望来自冲动,所以只要先继续往前走,就可以降低孩子对于欲望的执着。相反地,当时拒绝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坚持,导致无理取闹的举动。在继续往前走的同时,请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引导他想想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不是想要买(某件东西)吗?”让孩子回想起自己想要的,孩子就会降低自己眼前因为冲动而出现的欲望,进而不再坚持。
第二阶段订立奖品规则
在给予奖励品时,家人必须有一致的原则,孩子表现好时才给予,以避免孩子过度依赖。特别是当孩子5岁时,正在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时必须开始学习如何控制欲望,练习延迟获得的时间。但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于欲望的满足有强烈的需求,导致情绪的起伏,所以特别需要大人适当地引导。对于奖品的给予,不需要过度担心,孩子并不会因为有奖品而变得依赖,只是必须渐渐地延长给予的时间。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像便利商店的集点卡,等到集满一定数量后,才可换取奖品。以一周给次为原则,因为5岁的孩子还无法察觉一个月的周期性,如果时间过长,孩子就会兴味索然了。通过延长给予的过程,让孩子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相反地,如果凡事都顺着孩子,反而会减少他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
第三阶段如何使用零用钱
事实上,孩子对于昂贵或便宜是没有多大感觉的,只是很单纯的想不想要。不过,通常包装漂亮的东西,价格都不会很便宜,也较容易吸引孩子注意,与其担心孩子,倒不如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念。对于5岁的孩子,建议可以开始给予零用钱,让他渐渐了解钱的使用与获得方式,建立正确的观念,他才会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通过使用存钱罐存钱、买东西结账、做家务换零用钱等方式,让孩子自己掌控零用钱。千万不要希望孩子第一次就成功,通过反复的尝试后,才能渐渐地培养正确的观念。通常9岁的孩子才会具有制订开销计划的能力,所以请不要操之过急。
育儿小锦囊当孩子哭闹着说:奶奶都会买给我。”
请记得提醒自己,这只是孩子一时口不择言的情绪话,并没有任何的意思,因此不要过度反应。最重要的是不要和孩子说气话那你去当奶奶的孩子好了!”这样不但没有安抚孩子的情绪,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当情绪爆发时,不仅是孩子听不进去,我们讲话的声音也会变得更大,结果原本一件还算容易处理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复杂。先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看着孩子:那记得下次见到奶奶的时候,要和奶奶说哦!”先稳定孩子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当面临这个情况时,最重要的是大人之间要先沟通清楚,虽然一个玩具没有多少钱,但是千万不要无条件地给予,不然孩子会越来越迷恋玩具,也就无法适时地学习控制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说:我的钱,就是要买糖果。”
请记得提醒自己,给予孩子零用钱也就是让孩子练习自我控制,而不是爸妈在旁边紧盯着进行指导。孩子的零用钱可以去购买他所想要的,当然包括糖果、饼干等,这是孩子的权利。当面临这样的情况时,不是去跟孩子抢权利,硬要孩子做他不想做的决定,这会让孩子失去练习的机会。这时,爸妈可以引导孩子对于其他事物产生兴趣,让他有一个期待的目标,并轻轻地说:可以,但是用掉了你就不能买(某件东西)了。”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5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办法控制欲望,如果过早地给予零用钱常常会出现冲突,必须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