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食物不耐受什么意思 "无眼睇"是什么意思?

不耐是什么意思

不耐释义:
1.不能。 2.不能忍受。 3.不愿意。

不耐_百度汉语
[拼音] [bù nài]

食物不耐受什么意思

食物不耐受,是不是就是食物过敏的意思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还是有区别的
食物不耐受指 吃了特别的食物或某种成分后,身体产生不适的生理反应,且非心理反应。与食物过敏的差异在于食物不能耐受并不涉及免疫系统。例如大多数人喝了一定量以上的牛奶后,因身体缺乏分解乳糖的酶而导致腹痛、腹泻。
食物过敏指的是 因食物或食物中某种成分所引发的免疫反应。估计约有5%的6岁以下儿童及将近1%的成人有食物过敏现象。

食物不耐受什么意思

"无眼睇"是什么意思?

冇眼睇,是看不下去,表示撒手不管了。
冇眼睇(粤语词语),指不想看、不想理。常指对某些事情或行为看不惯,持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
例句:
佢两公婆日日嗌交,真系冇眼睇(他两公婆天天吵架,真是看不下去)。
你硬系要噉做,我冇眼睇(你硬要这么干,我可不管了)。



方言深意:
常指对某些事情或行为看不惯,持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比如:某人很差,差的你看都不想看他(或不想管他)。就是没有眼去看你。有点晦气,一般用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事。

食物不耐受什么意思

食物不耐受对奶粉+2,能喝羊奶粉吗

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如果母乳喂养则妈妈要忌食牛奶,鸡蛋,海鲜等,如果奶粉喂养则建议氨基酸奶或蛋白水解奶,一般过敏体质的孩子会对多种过敏原产生过敏,所以平时生活要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防护,不建议羊奶。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具体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此话来自于湖南,都说这是湖南人性格的真实写照。其实我觉得是我们中国人的真实写照。



吃得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每个人都有处在逆境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都要有勇气直面困难,咬着牙挺过去,收获的就是成功的喜悦,“人上人”,并不是单纯的功名富贵,而是目标远大,志向高远,而受人尊敬和爱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你现在吃的每一分苦都是在增加自身的能力。



耐得烦
我们四川人也爱说你硬是耐得烦啊!耐得烦就是形容一个有耐心应对所有繁杂和烦恼。“欲速则不达”,遇到困难,急于求成就会一事无成,曾国藩说: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人要学会耐烦,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复杂的事都能理出头绪,得到解决。



不怕死

“湖南人流血不流泪……”类似的话广为流传,湖南人的胆量和豪气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中国人都有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确定了目标就勇往直前,不再畏首畏尾,用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来面对艰难困苦。
霸得蛮
我觉得霸得蛮是吃得苦和不怕死的升华,霸是霸气,蛮是蛮劲,就是面对巨大的困难,不可能完成的事,也“硬要”完成,知难而上,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依然不回头的那种劲!霸蛮就是对看准的事情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就要拼死命的去做,去得到。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要微笑面对困难,有了目标就尽力去实现,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快乐的人。

孩子吃奶粉过敏是乳糖不耐受吗?

孩子喝奶粉后出现急性呕吐、腹泻,立即停掉奶粉,留取大便标本送医院检查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抗原。首先排除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原因,再有就应考虑牛奶不耐受,包括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如果为牛奶不耐受,停止喂养奶粉后,情况会很快自行控制;若是感染应根据情况而言。

对牛奶不耐受包括对蛋白的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两方面。对牛奶蛋白过敏分为急性(IgE介导),表现为急性荨麻疹、急性呕吐腹泻等,食用牛奶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还有慢性(非IgE介导),以湿疹为主要表现,食用牛奶至少24小时才有表现。牛奶中含有乳糖,肠道受损可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

牛奶蛋白过敏主要累积皮肤、消化和呼吸系统。遇到可疑牛奶过敏,不是通过某些检查确诊,而应停止食入牛奶及含有牛奶的任何食物或药物,观察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如果情况明显好转,就应高度怀疑牛奶过敏。再次食入后症状再度出现,就可确诊。一旦确诊,应停止食入牛奶及其制品至少6个月。

其它食物过敏与牛奶过敏相似,遇到可以过敏都要即可停止喂养此食物,观察过敏现象是否能够好转。千万不要依赖白纸黑字的“检验”报告。因为任何检验都使用的标准试剂进行检测,而非孩子的实际食物。孩子本身是最好的试金石。要相信孩子的表现。

有些家长担心,如果过敏扩大化了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婴幼儿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奶,母乳当然是最佳食物。如果母乳不足,又出现或怀疑牛奶过敏的话,就应摄入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粉,保证基本营养的来源,不至出现营养缺失。在此基础上,寻找孩子能够接受的辅食。

若仅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停掉奶粉,换成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是否对婴幼儿有害?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仍属于营养均衡的配方粉,其中蛋白质被特别加工,不会给孩子造成任何伤害。临床中,发现可疑牛奶过敏者,停掉牛奶并用氨基酸配方粉,即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又可保证营养提供。

气候有可能促使过敏症状加重,但不是过敏的原因。对于湿疹者,洗热水澡后,湿疹部位会变红。但热水澡绝对不是引起湿疹的原因。湿、热都可使湿疹加重,但不是原因,也许这就是过去认为湿、热是特异性皮炎的原因,所以称为湿疹吧。

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不同,多属继发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肠炎、抗生素使用后,本身可接受配方奶的婴幼儿突然不能接受,出现稀水样腹泻。此时,建议停普通配方粉,换成不含乳糖特殊配方粉,俗称“腹泻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者,出现乳糖不耐受只能用不含乳糖且深度水解的特殊配方粉。

请问要如何避免食物过敏

避免食物过敏的3个饮食原则

1、避免再次食用该食物

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假如你怀疑某种食物引起过敏,最好是在发生过敏现象之后再尝试1、2次,以确认过敏元凶。只要以后不再吃就不会再引起过敏。

2、摄取足量的维他命

意大利研究人员曾发现,多吃含维他命C的水果能够让气喘小朋友的症状获得舒缓。也有其他报告认为维他命C不足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过敏症。这可能是因为维他命C可以协助人体组织的完整性,使过敏原不易侵入体内,诱发过敏。

3、控制油脂的摄取量

想减轻过敏的症状,患有过敏性鼻炎、气喘等疾病的人,要先控制平日的用油量,少吃煎炸食物,避免选用如葵花油或玉米油,应选择芥花油、大豆油等,还要适度增加鲑鱼、鲭鱼、鲱鱼、西刀鱼等鱼类和核桃等的摄取。  

"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是什么?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种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时粪中带有大量粘液。WHO的CIOMS提出:IBS是适应精神紧张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肠功能障碍的肠运动性疾病,常有痢疾感染史,检查无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为腹痛、胀痛、腹泻、便秘交替。因此,患者的发病多以精神因素为背景,心理因素在本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作用。1982年美国NIH学术用语委员会制定IBS的定义为,除外器质性病变,尚有以下特点:①腹痛通过排便减轻;②每年至少发生6次以上;③如果出现上述腹痛至少持续3周;④排除无痛性腹泻;⑤排除无痛性便秘。即IBS为肠管机能亢进性疾病,并伴有腹泻和排便异常。
IB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女性在20岁和50岁左右呈现高峰,男性在30岁呈现高峰,女性多于男性,约占3/4。据 Thomson报道,中产阶段比工人易患本征,其中精神紧张和孤独、心情不畅的家产主妇发病率偏高。Nanda认为IBS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14% ~22%,为消化门诊的一半;在英美所谓健康人群(Non-patient population)中约30%的具有胃肠道症状;张锦坤在2950名干部的体检中,发现712名具有胃肠道症状(24.1%),其本病新医护人员 256人中55人有胃肠道症状(21.5%),在其胃肠专科门诊中有1/3以上的患者被认为系IBS或胃肠功能紊乱。李定国认为IBS约占人群的15%,消化疾病的1/3~1/2。
病因病理
【病因学】
㈠精神因素:IBS患者症状的发作与加剧与情绪紧张密切相关。如严重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和恐惧等因素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引起结肠运动与分泌功能障碍。国内等报告IBS因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的占45%,国外有人报告高达80%。
1.儿童时期有胃肠失调常延续到成年发生IBS。Apley和Hale追踪儿童反复腹痛者6~8年后1/3发生IBS,1/3仍具多种功能性胃肠症状,1/3无症状。腹泻型IBS患者80%仍具有儿童期的胃一结肠反射过敏。
2.IBS患者中,具急性菌痢史者较多,通过粪便反复病原检查,不能证实为慢性菌痢,而被认为系痢疾后结肠功能失调,此常以“痕迹反应”解释。[美食中国]
3.所谓“旅行性腹泻”患者中,虽部分由于感染因素所致,但多次因旅行而致泻者,多属IBS,系由于旅行中情绪因素、生活及饮食改变所致的肠道功能失调。
㈡饮食因素:饮食不当或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诱发本征,如过食生冷、嗜食辛辣、香燥之品等;脂类食物对结肠运动功能影响较大;高蛋白饮食常可导致腹泻;进食纤维过多的食物可引起功能紊乱,并与IBS有关。国内等报告因饮食不当诱发IBS的占11.3%。关于食物不耐受和IBS,Nanda研究200例 IBS患者,在食物激发试验中,大部分有效者(81.3%)能被确认为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Thomson等发现低乳糖酶患者在摄入过多乳糖后可出现 IBS的某些症状。
㈢感染因素:本征者不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在肠道感染之后,易诱发结肠功能紊乱。如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感染性肠道炎症,也能改变结肠的反应性,诱发或加重IBS,尤其是在患痢疾之后,本征的发病率可增高。
㈣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以肠杆菌占优势。改变饮食种类或过量食某种食物后肠道菌群比例失调;长期口服抗生素药物者,粪便中革兰氏阴性菌减少;IBS患者粪便中需氧菌明显高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