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调皮贪玩学习差,善用“同伴关系”力量,还你上进乖宝宝

孩子在少年时期总会因为调皮贪玩而让父母感到惆怅,毕竟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不过部分孩子似乎学习兴趣特别差,完全不想把时间花费到学习上。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以前初中的时候也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试过很多方法也没能让我爱上学习,直到后面我们班上来了以为转学生,长得好看很受男生欢迎,不仅如此她成绩还很优秀,轻松获得老师的关心。

少年时期的嫉妒心使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也慢慢的开始学会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后面我们成为了朋友互相监督,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最后都完成了少年时期都自己的规划

后面有了孩子以后我开始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了解到,原来是同伴关系”的力量让我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

当我开始决定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以及心理学知识的时候,家长反应最多的就是关于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我的建议都是通过同伴关系”的力量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

什么是同伴关系”?

所谓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之间一种共同活动和互相协作的关系,是同龄人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的途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觉得,同伴是儿子社会化重要的原因,与同伴良好的交往,是孩子发展重要的里程碑。

而心理学上的恒河猴实验,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

英国的心理学家和他的同事,饲养了一帮只和母亲生活,并且被剥夺和其他猴子相处机会的恒河猴。

结果发现,这些只和母亲相处的猴子出现了异常的社会行为模式,当他们和同龄猴子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就会开始回避,在他们不得不去接触同伴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非常强的攻击行为。经过调查发现,这种反社会倾向,将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后来,心理学家和同事将猴子和母亲分开,让其一直和同伴一起相处。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只有同伴的猴子经常互相帮助对方,对彼此都有很深的依赖性。

在教育家眼里,帮助孩子建立同伴关系是推动孩子成功的唯一捷径,不过有些父母肯定不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难道没有同伴孩子就会丧失掉兴趣?难道孩子没有能力自律?的确如此。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想象得太过于强大,之所以他们连学习兴趣都没有,这恰恰印证了他们不自律,而且没有自律的意识。同伴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建立同伴关系之后对于孩子而言有备无患。

同伴关系”究竟对孩子有着哪些影响?同伴关系对孩子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方法的社会化方面产生影响

同伴关系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并且提供期待和强化作用,从而让他们行程不同的社会行动、观点和态度。

经过调查发现,在学校内,同伴构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影响。如果拿学生和老师做比较的话,那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则会更亲密、更认真、更丰富多变。

孩子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同伴那里学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些都是不可能从成人那里得到的。

在《教养的迷思》中就有提到这一点,同伴关于对于孩子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是超过了父母教养的效果。

就像之前在我文章下面留言的母亲所说:原本年级前十的女儿,成绩直线下滑,开始染上了说谎和厌学的情绪,最后才发现孩子和一个小混混的男生成为了朋友,自己试过多种方法不仅没有效果还和女儿的关系更加恶劣,好在后面因为一些误会女儿和小混混分开了,后面结交的朋友都是相对正面的,成绩也回到以往的水平”

同伴关系让孩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冲动攻击

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如何克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如何克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孩子和同伴相处时作用都是相互的,所以孩子一旦做出什么事情,必定也会接受到想听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屁股孩子在和同伴进行混战的时候,他实施了多少攻击行为,那必定也会收获多少攻击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建立规则,限制自己的行动。

在学校里面孩子很容易就被分成小的群体,每一个小的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他的群体,因此,组间的对照效应就会越来越明显。

这种组间对照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尖子生",在潜意识的情况下他就会更多地去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捣蛋鬼”,他也就会在潜意识之下更倾向于选择和捣蛋鬼们混在一起,觉得不学习才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都能了解到孩子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教养在行动,比起父母的教育,如何能够融入同龄人的世界对他们相对来讲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同伴关系使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

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以他人的角度去学会看待问题,是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获取,同时可以快速的解决冲突,使孩子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养成积极的态度,进行顺利的适应。

正因为同班的相互作用,使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而不是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知道以他人的眼光去认识情景。

吕氏春秋讲到: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由此可见同伴关系的确会给孩子带来正性情绪,使得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因此他们开始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

而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同伴关系,往往以孩子自己的能力是没有办法融入集体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够有效的为孩子建立同伴关系呢?

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同伴关系”?多和孩子出去走走

很多父母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会玩手机,一整天躲在床上或者沙发上,根本没有想过带孩子出去走走。家长既然都这么宅,那时间一长,孩子必定会耳濡目染,也会像父母一样,变得非常宅。

所以家长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那么请你一旦有了空闲时间,放下你的手机,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让他们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样孩子的眼界也会开阔很多,不单单只被家束缚”着。

多到外面走动也有利于孩子对外界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也相对更有可能认识相对优秀的朋友。

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

养育孩子是和孩子离别的过程,孩子总有一天会从父母身边离开,孩子要前往一个更大的世界,所以家长必须要学会和孩子告别,不要总是牵着孩子的手,限制他们的行动。

父母在学会放手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如果孩子在集体中遇到了事情,不要去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

要对孩子有信心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着急,很担心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但实际上,家长千万不要让这种情绪控制我们的心理,千万不可以变得情绪化。

家长应该懂得的是,你对孩子焦急,根本无法改变孩子现在的处境,反而还会因为你的交际对孩子的情绪产生不好的影。所以家长不如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不要担心孩子,又让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解决问题方面或人际关系方面有了进步的话,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夸奖和鼓励,只有你对他们的鼓励才会让他们更加有信心,也会更好的去处理今后的每一件事情。

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友谊

家长虽然不可以帮孩子去解决所有的事情,但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转换一个环境。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边的事或者人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时,但家长可能就要考虑把孩子重新换一个环境了。

当孩子遇到欺凌或者被孤立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清理孩子的朋友圈,并且也好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友谊。虽然新的朋友圈环境很难适应,但是如果让孩子一直待在恶劣的环境中,很定会对他们的心情造成很大的影响。

德.歌德曾说过:不管你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你在做什么,如果你一直都是单枪匹马的话, 永远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够逐渐挖掘自己的能力,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够不断提升自我,以至于发展成一个优秀的人才。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单打独斗,耐心地为他们寻找值得交流的人,这样孩子在今后才能够突飞猛进,学习效率更高。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