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自来圈分享:对待孩子,家长一定要学会冷处理

情绪常常是沟通时的一大障碍,家长与孩子形成僵局往往是家长急了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家长生气、着急、上火,这时就容易使用打、骂、罚等简单的方法。有些家长一急了说话就是横着出来的,对孩子讽刺、挖苦、训斥。而当情绪过了,又会对孩子感到亏欠,觉得自己的反应过于激烈。因此请记住:当一个人情绪化时,也就是沟通最差的时候。

情绪会干扰沟通,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理智,避免讲出伤心的话。当我们火气很大时,千万不要针对孩子讲话,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和孩子谈话,这就叫"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当您着急上火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先消消气,等心情平静了再来教育孩子,这时就比较理智,不易感情用事,效果比较好。如果着急上火的时候教育孩子不但容易简单粗暴,还会气得昏了头,找不到适当的教育方法,只有"冷处理"后,头脑才清醒,才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巧妙的教育方法。

有一位家长,知道孩子没考好,家长忍住火气,尽量稳住自己的神色。家长知道孩子已经学会察颜观色,尤其是你知道消息后的第一分钟。假如你不想让他埋下撒谎、推诿、怨天尤人的种子,你必须保持冷静。由于家长头脑冷静,才从孩子的低分中找到孩子的真正问题,那就是用感情代替科学。

"冷处理"是处理亲子关系发生冲突的关键,若是以发脾气、处罚的模式解决问题,虽然当下可能因短暂的情绪发泄而稍稍抒解,事实上,是为亲子关系埋下一颗随时会爆发的炸弹,毁灭性更高、更危险。"冷处理"就是调理情绪,是疏导,非迁怒。如果把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不仅不公平,无形中也割裂了亲子之间的爱。

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用"冷处理",让和谐、关怀成就亲子之爱。